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一篇“散文式小说”(创作谈)

(2013-09-04 17:26:54)
标签:

文化

分类: 创作谈

               写一篇“散文式小说” (创作谈)
              —— 农村父母不愿在城里久住的启迪
                         ●梅承鼎● 
    先说几句“散文式小说”。所谓“散文式小说”,也就是有的文章既像小说,又像散文,弄得编辑和文学评论家也分不清它们到底属于哪一类型。比如英年早逝的史铁生,他创作的某些作品,就让有些编辑犯难,不知道归于哪一档。
    其实,有些文章,它既像小说,又像散文。小说的特点是可以虚构,特别注重故事的可读性,着力塑造人物形象。而散文则多半强调写实,或抒情或写景,或夹叙夹议。当然,也可以写人物写故事。比如老一辈作家魏巍的代表作《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属于这一类型。
    “散文式小说”,或曰“小说式散文”,它两方面都兼顾,你很难把它归属于哪一类。不过有一点,文章必需“好看”,看过之后能给读者某些得益,或者启发。一句话,给人留下“印象”。如果读过之后,什么“印象”都没有,那么,不管你是“散文式小说”,还是“小说式散文”,都成了“杨白劳”——“白劳一场”。
    我偶尔也写一点“散文式小说”。因为这其中有两个难处:一,你要把这个素材它写成小说么,故事性又不是特别曲折可读;二,要将它写成散文么,虚构的痕迹又比较“浓”,而且故事性又比较完整。所以,我便下定决心:写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只要“好看”就行。比如,我以前曾写过一篇题为“遭遇精品女孩”的文章,它也是属于“散文式小说”。投出之后,被采用及转载达五六十家报刊。有的刊物将它划归小说,而有的刊物又把它收入散文集。管它,白猫黑猫,能变作铅字、换来银子就是硬道理。
    言归正传。有一次,我和年轻朋友聊天,他说乡下的老妈进城来,没住几天就匆匆忙忙就要回乡下去。问她为什么不喜欢住在城里?老妈回答说不习惯,太轻闲了,怕会“坐出病来”。像这种“乡下父母不愿在城里久住”的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就因为乡下父母劳动惯了,进城没活干,心里闲得慌。我想,如果城里有一小块菜地让他们侍弄,恐怕他们不会那么归心似箭。照此思路继续往下想:假如我那酷爱劳动的丈母娘来我家做客,我给她弄了一块菜地,让她每天闲不住,她还会唠叨着要回乡下吗?这只是假设,可惜我的岳母早已“列入仙班”了。
    有了这个思路,便“顺着这条线”往下写。为了相对地显得真实,我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至于文章是小说还是散文,我并未注明。如果编辑您看中了文章本身,您想把它归于小说还是散文,您说了算。
    文章投出没几天,文章就见报了。从编辑把拙稿放在副刊头条位置来看,说明编辑和副刊主编对该文还是比较赏识的。
    依然是那句老话:一篇文章只要能变作铅字就行!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 梅承鼎
《牛城晚报》
http://www.xtrb.cn/epaper/ncwb/html/2013-08/14/content_430424.htm 
                  菜地与丈母娘(散文式小说)
                         ● 梅承鼎 ●
    丈母娘来我家做客,最长的时间是6天,最短的一次只有15个小时,头天晚上来,第二天上午就回乡下了。为此,夫人总是埋怨我这“半个儿子”不孝顺,没能把老人家留住。我真是有冤无处申:每次丈母娘一进门,我都是好吃好喝地招待,喜笑颜开地侍候,不敢有半点怠慢。我对天发誓:“本人从来没有亏待老人家。”夫人马上将我一军:“既然是这样,你这个‘智多星 ’也想个点子,把老妈留下住个十天半个月,那才显得你有能耐。”
    夫人这招激将法,我懂。不久,丈母娘又来我家闲住。只住了3天,她又说下午要回老家。我调侃说:“妈,您在乡下养了猪还是放了羊,栽了树还是种了麦,咋动不动就要赶回去?是我这‘鸟巢’太小,还是伙食太差?只要您说出来,我立马改正。”丈母娘笑道:“你误会了,论房子,你这三室两厅够大;论伙食,餐餐不离荤。怎么说伙食太差?”“既然是这样,您干嘛急着要走?”丈母娘叹道:“吃住我都习惯,可是,每天吃饱了就看电视,看了电视就睡觉,闲得没活干,叫我心里闷得慌啊。要是和在乡下一样,有块地种种菜,说不定我会住它个把月呢。”
    我心中一喜,出牌了:“妈,有个朋友送我一块荒地,可我没要。如果你想活动活动筋骨,我带您去看看?”丈母娘听了,立即两眼放光:“有这等好事,咋不早说?快,领我去看看。”
    我带着丈母娘,步行了百十米,指着一块空地说:“喏,就是这里。只是大了点,怕您太劳累。”丈母娘乐开了花:“土地是乡下人的宝,再大也嫌小。这块地太好了,城里人真没有眼光,把宝当成了草。”老人家说干就干,让我买来锄头铲子等几件农具,热火朝天地在“荒地”上大干起来。接下来,丈母娘又买来了菜秧、菜仔,兴致勃勃地侍弄起这块“宝地”来了。
    自从丈母娘迷恋上那块菜地之后,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成天在地里忙活,干得有滋有味。那天,我同夫人前去参观老人的“宝地”。呵,茄子苗、辣椒苗长势正旺,豆角和丝瓜也伸展出了长长的藤蔓,小白菜绿油油地迎风招展,西红柿也开始结出了小小的果实……夫人故作惊讶地赞道:“妈,您也太能干了。这些蔬菜,不吃光看都舒服。”我也不动声色地补上一句:“你看看旁边那些菜地,有谁的能和咱妈的相比?”老人家受到赞美,笑道:“别的咱不敢夸,论菜种,我硬是比城里人强三分!”夫人含笑问道:“妈,现在您不打算回家了?”老人家笑得甜蜜蜜:“每天有活干,每天看着这块绿色菜地,我哪里还会想家,早把乡下的老家给忘了。”直到两个月后,岳丈从乡下打来了电话,丈母娘这才匆匆忙忙回了一趟家。
    丈母娘回家后,晚上看电视时,夫人瞄了我一眼,欣喜地说:“你这个智多星,果然鬼点子多。自从咱妈有了那块菜地之后,整天乐得合不上嘴,人也精神多了。”
    我故作一脸的严肃:“我告诉你,嘴巴可要把牢了:千万别对妈说,那块菜地是我花钱租来的。万一泄了密,她老人家会立马走人。其后果由你一人自负。”夫人将嘴巴一扁,不屑一顾:“劫,这也要你叮嘱?你以为我是傻姑啊!”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梅承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