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杂学专家
杂学专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18
  • 关注人气:2,0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想杂学杂说(197)物价温和上涨

(2018-08-13 10:41:01)
标签:

拽文

涨钱

物价

翻倍的涨

说中国话好

    杂想杂学杂说(197)物价温和上涨

    根据央视网810日报导,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温和上涨。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5%,非食品价格上涨2.4%。以前国家统计局也用过CPI温和上涨。就是说物价总是在一点一点的上涨。

    咱们先不说国家统计局是怎么统计的,反正是承认物价又上涨了,老百姓也切身体会到物价,特别是粮油菜,肉蛋禽的价格老是在涨。

    今天我在电梯上碰上一位老太太,手里提搂着两个馒头,说:“去年馒头五毛一个,今年一块钱一个了,馒头还比去年个小了!”

     涨就涨吧,可是用了一个“温和上涨”的词,总是让人们感觉到用词别扭。

    咱们先说说什么叫温和?汉语词典讲的明白,1、是指人的性情、态度、言语等温柔平和。2指气候不冷不热的天气。3指某种物体具备使人感到暖和的适当温度。

     叫我说国家统计局官员用“温和”“一词,形容物价上涨,起码是用词不当。

    因为物价上涨了,人们一点也没感到物价的温柔,也没感到物价暖和,更没感到物价的态度很好!

   一个馒头一年多涨了一倍,他是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一毛一毛的“温和”上涨的,它架不住老是“温和”上涨。有的物价一年就上窜了一倍,我住在宣武区10多年前搬入新家时的牛肉价格我记得是78角一斤,现在的牛肉已经是32元一斤了,上涨了三倍多!

   我想国家统计局的官员们说话搞拽文,用了好些个%比,说有上涨的,也有下降的,但是承认总的还是上涨了!

   叫我看他们用“温和上涨”一词也有他们的难言之隐,也就是说物价是一点一点的慢慢的上涨的。一个月一统计老是物价才上涨两个百分点多,再加上什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又有外国字码,谁也看不懂,再来一点拽文,更把老百姓搞糊涂了!

    我有病住院陪住,需要请护工,8年前一天80元现在是每天240元。我住在宣武区10年前搬入新家时的牛肉价格我记得很清楚是7元8角一斤,现在的牛肉已经是32元一斤了,打着滚的翻倍,怎么解释“温和”?那就是一天一天的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涨上去的。

   搞拽文和文字游戏也好,搞好多百分比也好,多写几个英文字母也好,老百姓是听不懂,也看不懂的。

还是老太太说的话老百姓听的懂也听得清:“去年初馒头五毛一个,今年一块钱一个了,还比过去个小了”,这就是物价的涨幅,人们一听就明白了!馒头是翻倍的往上涨,昨天我家吃饺子几毛钱一斤的茴香竟然涨到了68角一斤了。

           退休的老年人尤其是超过80岁的老年人多病,有很多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他们的退休金虽然年年涨点,但是物价也在涨他们对统计局的解释更是难以听懂,只是无奈的说涨吧!总是要吃饭吧,够吃饭的就行了,菜价贵就少买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