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题目:大小多少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注释:
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味:滋味。此句意思是为把无为当作为,把无事当作事,把无味当作味。
2、大小多少:均是相对而言,且随时变化,没有绝对的。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另一解释是把大的看作小的,小的看作大的,多的看作少,少的看作多,还有一说是,去其大,取其小,去其多,取其少。
3、报怨以德: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和以德德报怨是一个意思。 反义词:恩将仇报以怨报德
。
4
、图难于其易:于其易,于,介词,从容易的地方。
5、为大于其细:为大,做大事情。从细微的地方、小的地方。
6、不为大:是说有道的人不自以为大。
7、轻诺:指轻易许诺。寡信:指很少守信用。信,指守信约、守信用。
8、犹:均、都。
释文: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不论大小应当是用德去报答仇怨。
处理难事要从容易处入手做起;实现天下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入手。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轻易的诺言过多,得到的信用就少。事情看似容易,做起来很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学习笔记:
一、老子的哲学观点就是对立统一。他用最简单的“大小多少”来说明他的观点,小里边有大,从小看大。少里边有多,积少成多。小事不处理就要出大事。
“大小多少”均是相对而言,且随时变化,没有绝对的大和小。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把大的看作小的,小的看作大的,多的看作少,少的看作多的,去其大,取其小,去其多,取其少。 比如,我国的钓鱼岛它虽然是个小岛,它就包含着大。可见老子说的话那可叫真好。
二、老子反复提醒领导者要少说话。这篇他又说了“轻诺必寡信”,领导轻易的诺言过多,得到的信用就少。说空话、说大话又不能实现就失信于民,领导就没威信了。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随手就能举出,闭眼就能想起来,我在这里也就不一一举 例子了
三、老子告戒统治者:“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要无私欲才有作为;要把各种事情处理好;别老搞那些有味道的事情。要以德来治理天下要度量大,不要记仇要以德报怨。千千万万别恩将仇报,以怨报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