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案例 |
执教人: 欣
欣
评析人: 蔡伦强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1、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点:1、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实物钟表、课件。
教 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情境引入: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赛跑比赛吗?今天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举行了一场比赛,大家想看吗?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展示)
师:在这场比赛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怎么知道谁跑了第一?
生:我看到了小花豺跑了第一。
生:我看到小马跑了第二,用了9秒。
……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知道这里为什么要用到秒?对,因为是赛跑,所以要用间隔很短的数字来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评析]: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物赛跑的场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自然有吸引力。
2、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秒或者用到过秒?(电子钟、电子表、计算器、发射卫星倒计时……)
3、质疑:对“秒”的认识,你知道多少呢?(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对秒的认识,然后反馈。)
生:我知道在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是秒针;
生:我知道秒针比时针和分针都跑得快
……
(展示钟面模型)那么在老师这个钟面上你能找到秒针吗?它是什么颜色的?(对,这根红色的,最细最长的,指针就是秒针。)它跑得是不是最快呢?
[评析]: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认识秒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主动的接受知识。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秒针和1秒。
师:刚才有同学说在钟面上秒针走一小格就是一秒,到底是不是呢?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小动物们比赛的场景,请你仔细观察各个小动物赛跑时钟面上秒针的变化以及右面显示的数字变化,把看到的告诉大家。《观察赛跑时的课件中的钟面》
生:小花豹――秒针走了8小格,时间是8秒。
小马――秒针走了9小格,时间是9秒
……
师:从这些秒针的变化和数字的变化来看,你发现了什么?(生回答)
哦,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是这样吗?
板书: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钟。
那么秒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呢?
[评析]:通过结合动物赛跑中小动物们赛跑时,秒针移动的格数和时间的变化,让学生观察发现、自主探究有关“秒“的知识,明白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钟,形象而生动。
2、体验1秒
(1)师:其实伴随着一秒的过去,我们还可以听到它走动的声音,不信请大家拿起你的小闹钟,放在耳朵边静静的听一听,你们听到了吗?是什么声音?谁能模仿一下?对,这样的声音就是一秒,一秒是不是很短啊?那么在这短暂的一秒中想一想,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动作) 师:(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没错,真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
[评析]:时间,看不见,摸不着,长短也不好形容。运用多媒体呈现秒针的走动和滴答声,让学生感觉“时间“一步(一步)地走来,听见“时间”滴答滴答地过去,加深对秒的印象;让学生通过用拍手、眨眼等形式的动作,生动的感受到一秒的长短。
(2)一秒的价值。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对于我们只能做一些像这样简单的事情。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出示课件)你知道吗?
小汽车每秒约行55米 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00米
人造卫星每秒可飞行7900米 计算机每秒可以完成3万亿次运算
……
师:怎么样?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对吗?时间虽短却能够创造出无限价值。
出示刘翔照片,他是谁?你们认识吗?在2004年8月27日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男子110米跨栏赛跑世界冠军。在这微不足道的还不足13秒钟时间里,刘翔成了闻名世界的飞人,为我们祖国争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我想,站在领奖台上获得金牌的或许就不是他了。如果你去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1秒,对他来说无比重要。
小结:一秒钟的作用都这样大,那么5秒,10秒呢,会不会做更多的事情?所以请大家一定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秒,并充分的利用它。
[评析]:通过交通工具,计算机、运动员赛跑等画面展示,让学生初步体会“1秒”的价值,并自然地渗透爱惜时间等思想品德教育,同进体现了学科整合。
3、探究1分=60秒
(1)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听一段音乐来放松放松,听的时候,你可以用拍手或数数或其他的方式一起来估计这段音乐大约是多少秒?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刚才这一段音乐的播放时间就是1分钟。
师:你知道1分钟是多少秒吗?
(2)课件演示:仔细观察:秒针,分针有什么变化?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
小组交流,再反馈。板书:1分=60秒。
(3)1分就是60秒,那我们平常说的“半分钟”是多少秒呢?(30秒)2分钟又是多少秒?5分钟呢?
[评析]:数学知识很多时候都是枯燥的,在枯燥中进行适当的调节,可让学生从疲倦中重新返回到激情中,从而再次调动起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这里运用听音乐的形式,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玩
中感受知识,教学形式新颖。
4、体验1分
师:刚才,同学们学的都很认真,为了奖励大家,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规定时间是一分钟。大家可以自由选择下面的几项活动来做:完成以后,我们再来汇报。
1、读课文《看你读了多少个字》 2、做口算题《看能算几道》 3、跳绳《数能跳几下》
4、数数《看从1能数到几》 5、踢键子《看能踢几个》 6、原地踏步《看可以踏几步》
师:从这个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小小的1分钟时间,我们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是吗?那么通过这个活动,你对时间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吗?《要节约时间》
[评析]:爱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这里用小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去体验1分钟,寓教于乐,体现快乐课堂。
三、巩固运用
1、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A、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B、我们的睡眠每天应达到9( )
C、小刚系好红领巾只需大约20( ) D、走1千米大约需要30( )
2、看看小明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
小明早上7(
3、小东和小明刚刚参加完百米赛跑,小东跑了15秒,小明跑了16秒,谁跑得快?
小东跑100米用了15秒,猜猜看,他跑200米可能会用多少秒?
[评析]:练习安排层次性强,由浅入深,有起有伏,除了使学生加深对秒的印象外,还有助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四、全课总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总结:是啊,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共同为人们准确报时。而我们也应该从现在开始,更加珍惜1分1秒,共同去做时间的主人!最后老师要送给大家两条有关时间的名言:(课件显示)(内容略)
[评析]:结合秒的认识,对学生进行节约时间的时间观教育,并通过欣赏有关时间的名言,使孩子们懂得了要爱惜时间,抓紧时间,一分一秒都不放松,体现学科德育教育的特点,更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重要和珍惜时间的必要性。
[教学反思]:
对于《秒的认识》这一节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时,我努力体现出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
数学来自生活,又为生活所用。将“秒的认识”放置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就会倍感亲切,本节课开始我设计了动物赛跑的环节,目的首先在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是结合情境让学生感觉到时间就在身边,而且在新课伊始中就解决对实际生活中时间的理解,一举两得,也为接下去深入研究“秒”做下伏笔。
2、让学生在探索中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做者”的角色。所以本节课中我强调对1秒和1分的感悟与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时间观念。让学生进行估测验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秒的认识都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引导学生用“一种声音”、“一个动作”来表示“1秒”的时间,用自己的方式估测一个活动经历几秒等,让学生用自己最适合的方式来与“秒”进行零距离接触。我通过估测活动,让学生感受秒、体验秒所持续的时间,逐渐学会用秒作单位的估测,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秒”的概念。
4、让学生在拓展中提高
本课中最后我安排了二个层次性训练。根据实际情况填上适当的时间单位。在赛跑中根据时间的长短判断谁跑得快,开放性思维:跑100米用15秒,如果跑200米可能会用多少秒?关键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生活中对时间的运用,及让学生运用知识去灵活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后的感想:
虽然在课堂中比较好的完成了知识教学任务,但就像各位听课教师所说,在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扩展最大知识空间,扩大知识面,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中掌握了解更多的知识,同时,虽然教育学生要节约时间,但由于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所以教学中也应该想到教育学生在过马路时不能抢一分一秒,这一点我在课堂中确实没有想到。不过,我相信随着不断的积累与学习,我的经验会更丰富,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会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会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