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菜传人杜新敬

(2011-10-08 06:13:08)
标签:

杂谈

豫菜传人杜新敬

徐宜发

http://s1/middle/51c80749gaebcc7675c20&690
我和杜新敬都是长垣老乡

我与杜新敬第一次相见是在河南黄河迎宾馆。不过,我早就知道他是那里的大师,长垣老乡,只是没见过面罢了。可能他也听说过我,一见面就问我是哪个乡的,我说是城东孟岗乡的。这一说更近了,我们俩的原籍还同在一个乡,都从小跟随家人离开长垣,对家乡自然也就有些陌生了。

长垣是有名的烹饪之乡,餐饮界许多有名气的大师都出自这个地方,我的父辈们多是从事这个职业,家父围着锅台转了一辈子,在家里也常念叨炒菜做饭那些事儿,似乎是离开锅碗瓢盆儿就没话说。每逢说到厨房里的事,父亲总是有说不完的话,炖炒煎炸讲的可来劲了,现在回想起来老人家那一套都是“豫菜”的做法。豫菜是我国烹饪行当里的一种菜系,是河南厨艺的一个代名词,52集的电视连续剧《大长垣》,描述的就是从古到今豫菜的发展历史。河南地处黄河流域,餐饮文化历史悠久,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用传统的烹调方法做出了不同口味的饭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美味佳肴。豫菜起源于何时无法考证,据老人们说几百年前的清朝宫廷用的就有长垣厨子,那个时候长垣的枣糕深得皇帝家眷的赏识。现在,豫菜从地方小吃到国宴大菜,品种繁多,风味各异,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无穷乐趣。

杜新敬可谓是我们家乡的骄傲,这些平常的萝卜白菜经他手一过,味道大不一样,尝上一口回味无穷。更可贵的是他不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能把这些感性认识在他的脑海里“加工”升华成理性认识,他那几百页的专著《国宴豫菜》成了畅销的教科书,许多弟子拜在他的门下求经学艺。毫不夸张地说,杜新敬已是桃李满天下,他门下的吴宏远、王永生、樊胜武、张龙、刘正、侯佩花等,都是烹饪界的顶级人物,在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1953年杜新敬出生在一个名厨世家,父亲杜茂德在河南餐饮界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大师,他一生追求的是厨艺,并有心子承父业世代相传中原的餐饮文化。从另一个角度讲,民以食为天,厨师从事的专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不怕没活干。杜新敬15岁那年,父亲看他聪明好学悟性强是个好苗子,有心重点培养,就送他到郑州德化街京都老蔡记馄饨馆学习烹饪,那里有名师指点,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嘛。可见老爷子的用心良苦。

京都老蔡记馄饨馆已有百年历史,创始人是河南长垣县蔡士俊先生。清朝时期,宫廷御厨多是长垣人。清末宣统年间,蔡士俊在皇宫掌勺侍候皇室。辛亥革命皇帝被赶出皇宫,蔡士俊凭借自己的手艺在京城前门外开了一家名为“京都馄饨馆”的小饭店,主营馄饨和蒸饺,门面不大却很红火,慢慢有了一些积蓄。1919年蔡士俊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京城,来到郑州重操旧业,“京都老蔡记馄饨馆”先是在西二街挂牌开张,1928年迁至闹区德化街,至今还是门庭若市,长盛不衰,曾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赞扬。

杜新敬是个有心人,干啥钻啥,刻苦学习,制馅儿、和面、擀皮儿、包馄饨、捏饺子,每道工序他都细心揣摩,弄清其中的奥妙,掌握制作的诀窍。三年的学徒不仅让他成为店里的佼佼者,在全市馄饨技术比武中一举夺魁,还学会了卤菜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厨艺功底。

杜新敬深知,中华民族餐饮文化源远流长,厨艺博大精深无止境。他虚心好学,投师名厨陈有志、魏风亭、杜士秀、杨振卿等,集众人之长,创厨艺新技,20多岁的杜新敬在烹饪界已初露锋芒,受到同行们的推崇。1976年领导安排杜新敬到“水上餐厅”出任厨师,这是郑州为数不多的一家甲级涉外饭店,经常接待南来北往的社会名人和要员。杜新敬如鱼得水常与豫菜大师们切磋技艺,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次交流都要有所感悟和长进,哪怕只是看上一眼就能引发自己奇妙的想象。不知是家庭的熏陶还是环境的影响,杜新敬对烹饪知识有一种悟性,有时是一点就破。他常把看到或听到的烹饪技巧反复加以印证,把握不同火候菜肴色香口感的变化,掌握不同温度对作料产生影响的差异,找到火候与温度在不同菜肴制作中的最佳结合点,力求色香味发挥到极致。这正是每一个厨师的不断追求,更是杜新敬一生的不懈努力。

“水上餐厅”要求严,标准高,杜新敬出色的工作引起领导重视,发现他很有管理才能,于是大胆使用把他选拔到餐饮管理岗位上。这个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敢于负责,遇事果断,果真让众人刮目相看,各项管理井井有条,“水上餐厅”名声大起。杜新敬工作有思路,作风能吃苦,勇于挑重担,管理有成效,很快成为领导手中的一个有分量的“棋子”,关键时刻出场准赢。郑州水上餐厅、杜康酒家、黄金大厦等高档饭店都留下了他的辉煌。

杜新敬是个有心人,把自己的满腔热血都倾注在豫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说他是有心人,是他善于动脑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加以总结,传承豫菜文化。在众多的厨师队伍中技术精湛的人可谓不少,能把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高度概括总结确实在不多,杜新敬则是这“不多”中的一个,可见他的文字功底及观察判断事物的能力非同一般。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利用业余时间,将流传在民间的美食传统制作方法与自己的创新成果归纳整理,编撰成册形成豫菜品牌专著,深得好评,在餐饮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中国烹饪大师”。

说他是有心人,是他十分注重食品营养成分的利用,合理膳食,健康饮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愈加注重科学饮食、健康饮食,餐饮工作者不仅能制作出美味佳肴,更重要的是让人体从食品得到更多的营养元素。铁棍山药营养丰富,很少人对其营养成分的构成有研究,无论蒸、煮、拌、炒都是去皮使用,造成营养流失。杜新敬潜心研究得知山药皮、山药须含有丰富营养,一改传统烹制,将山药带皮带须洗净蒸熟上桌,让山药这道名菜物尽其用,实现其营养价值。杜新敬坚持从饮食健康出发,注重饮食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低糖、低油、低盐且色香味美,成为他手下豫菜发展新的追求。

说他是有心人,是他精心管理努力打造豫菜新天地。有句俗话:酒好不怕巷子深。名人也是如此,杜新敬练就一身好功夫,自然名气越来越大。进入21世纪,杜新敬出任河南黄河迎宾馆主管餐饮的副总经理。众所周知,这里高手林立,是施展厨艺的大舞台,大有用武之地。内行管理就是不一样。杜新敬上任就能抓住主要矛盾,更新理念,提出了“精细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新思路,既抓餐饮质量,又抓新人培养,为豫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打造了一片新天地,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古老的豫菜正在焕发新的青春。

长垣是“厨师之乡”,从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走出来的厨艺大师成千上万,杜新敬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用辛勤汗水精心浇灌培育的“豫菜”之花,正在绽放着绚丽的光彩,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