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弱点王子大王功劳楚平王 |
分类: 春秋三百年-4:吴 |
13.春秋时期最善于打造自己形象口碑的楚王
话说楚平王抢夺了楚灵王的王位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大封功臣,提拔新人,清剿叛党,铲除楚灵王的旧人。
他很爱面子,很重形象,一点也不像楚灵王那样嚣张跋扈。
他的两位王兄,熊干和熊黑肱,因为被他用计吓的自杀了,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他就假惺惺的再用王子之礼安葬了熊干和熊黑肱,以收买人心。
在所有的功臣中,最大的功臣是谁呢?就是斗成然。
当初,楚平王率军攻打郢都的时候,在郊郢守城的将领是斗成然,他不仅不阻挡,倒过来还反戈一击,在前面带路,一起去攻打楚王宫,所以,在楚平王篡位成功之后,就提升了斗成然为令尹。
斗成然由此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楚国总理。
在所有的旧臣中,首先要铲除的是谁呢?就是伍氏家族,因为伍举是楚灵王的宠臣,最信赖的人。
但巧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年迈的伍举,已经老的不行了,一命呜呼,归西而去。
伍举一死,楚平王不仅不追究既往之事,反而还就势给了他一个非常髙的评价,说他生前有直谏之美,他的子孙,作为贤人之后,理当被朝廷所用,为国效力。
因此,伍举的儿子伍奢,被封为了太傅一职。
楚平王是相当灵活的,很会随行就市。这伍奢有什么功劳呢,什么功劳都没有,但就是要升他。
斗成然有大功劳,让他当了令尹,让他当令尹,就是有意让他居功自傲,果然,还不到一年,斗成然在与巨富养氏争利时,就被楚平王名正言顺的杀掉了。
楚平王杀了斗成然,又灭了养氏,一举两得,事后,又命斗成然的儿子斗辛为郧公,以示不忘斗氏的功勋。既安抚了元老,又收揽了人心。
再说朝吴、夏啮等一帮蔡国人、陈国人,也都是楚平王的大功臣,因为他们在楚平王夺取政权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所以楚平王一一授予他们官职,位同下大夫。
群臣谢恩去了,单单只有朝吴不谢,他要辞官而去。
楚平王问他,为什么不愿做官。
朝吴回答说:“我辅助大王袭击郢都,是为了恢复我们蔡国,如今大王已经成功,而蔡国却不见恢复,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楚国的朝堂上呢?以前的时候,楚灵王贪功兼并,失了人心,现在大王反其道而行之,若真要令人心悦诚服,莫如恢复陈国、蔡国的祭祀。”
楚平王曰:“善。”
于是,让蔡国复了国,让陈国也复了国,将以前楚灵王掳掠的两国的重器货宝,又全部归还了他们。陈蔡两国人民,无不欢呼雀跃,盛赞楚平王的美德。
接着,楚平王又把当年楚灵王所迁的荆山六个小国,也让他们还归故土,秋毫无犯。并宣布说,从他即位起,一定要让民众休养生息,绝不首先对外用兵。
至此,楚灵王当年的所有功绩,全部烟消云散,都被楚平王拿去做了人情,天下不再有纷争,出现了少有的宁静。
楚平王也因此而获得了很好的声誉,各路诸侯们也重新对楚国刮目相看了。
为了与郑国结好,楚平王派枝如子躬把犨、栎两县还给郑国。
这两个县是楚国的北方重镇,枝如子躬觉得还给了郑国会对楚国不利。因此,他到了郑国后,绝口不提割地的事。
而郑国人已经先知道消息了,都在感谢楚平王的大恩大德,他们带着试探的口气说:“敝国道听途说,贵国要把犨、栎两县赐还给寡君,就请大夫吩咐吧!”
枝如子躬断然回答道:“我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个命令。”
郑人怏怏不乐,但又无可奈何。
回到楚国后,楚平王询问交割的情况。枝如子躬脱下官袍,跪在地上,说:“臣自作主张,斗胆违抗了大王的命令,犯下死罪,但却没有丢弃国土。”
楚平王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死罪可免,你先回去休息吧!以后寡人还有更重要的事让你去办。”
与楚灵王相比,楚平王是一个心机相当深的人。因为他懂得,欲望必须深藏于心底,展示于外的,只能是仁义。而楚灵王恰恰相反,内心不够强大,流露于外的又尽是欲望,所以他失败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