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春秋三百年-3:楚 |
20.历史上最出尔反尔的国务总理

春秋时期,赵盾在晋国当执政官的时候,年龄只在三十出头。
非常的年轻,地位却是百官之首,相当于后来的国务院总理。晋襄公一去世,又打跑了狐射姑,晋国的政令就完全出自于他赵盾一人之口了。
晋襄公临死的时候,要立
大家都商量好了,明天就让夷皋登基。
但是,赵盾晚上回去一想,觉得不妥,夷皋这小屁孩懂得啥呀?如今国家多难,四面都是强敌,他哪能应付得了!不如改立一个年龄大点的吧。
第二天,也不管晋襄公临终的遗命了,赵盾宣布说,为了国家,咱们不能让不懂事的夷皋登基,应该立年龄大的公子雍为君。
公子雍,是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的弟弟,他在秦国当了15年的人质。如果立他为君,可以最好的化解秦、晋两国间的仇恨。
赵盾要临时换人,别人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再者,他说的又有些道理,所以大家只好听之任之。
赵盾派先蔑和士会这两个人为使者,去秦国迎接公子雍回来登基。先蔑非常高兴,临行的时候,大夫荀林父前来送他。
荀林父曾经为晋文公当过司机,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劝阻先蔑说:“夫人、太子都还在,你反而跑到外边去求取国君,这是行不通的,如果事没办成,就必有他变,祸及自身!你不如装病,不去为好。”
先蔑听了,不以为然:“现在是赵老大说了算!‘政在赵氏,何变之有?’元帅赵老大要提拔我了,我怎能不去呢?”
荀林父说:“派一个人去就够了,为什么一定要你去呢?我是看在同官为僚的份上才提醒你的,别怪我没说,你不听我的话,只怕你有去日,无来日。”
先蔑不听,还是和士会一起,在这一年的年底,到秦国去了。
秦国的秦穆公已经去世,秦穆公的儿子秦康公在位。
秦康公大喜道:“我父亲定立了两位晋国的君主,到了寡人的时候,再定立公子雍为君,我们秦国世世代代都为晋国定立君主。嗯!晋国主动要与我们秦国和好,有诚意!有诚意啊!”
赵盾跟这个女人解释不清,就推脱说:“这是国家大事!又不是我赵盾一个人决定的。我怎么敢以私废公呢?”
赵盾很困惑,他就去咨询郤缺。
郤缺是郤芮的儿子,也有着非常聪明的基因。他对赵盾说:“您今天虽然废了夷皋这个小屁孩,但用不了几年,他就长大了,万一以后他不服气,又滋生出新的祸乱,还不如现在不废他。”
赵盾想了想,也是,你说的对,我干嘛要废了他呢?我这不是吃多了,没事找事吗?
“再派人去制止他们。”
“可是,以什么理由去制止他们呢?”
赵盾当机立断,先定国君,免得夜长梦多!于是,当时就大会群臣,扶立太子夷皋登基继位,成为了晋国新一代的君主。这就晋灵公,年仅六岁半。
晋灵公的登基典礼刚一结束,秦国人就簇拥着公子雍来到了黄河边上。
赵盾回答说:“我们现在如果推辞的话,秦国肯定很生气!
大家同意了。秦国人傻不拉几的,好打。
于是,让老臣箕郑父守护着儿童君主晋灵公。赵盾亲自为三军主帅,先克为副将(取代了代狐射姑的位置),整顿大军,悄悄出发,表面上是去迎接秦国的送亲团,实际上则埋伏下来,守株待兔。
秦国的送亲团已经过了河,听说前面有晋军,还以为是来迎接公子雍的友好使者,都毫无防备,停了下来。
“给我打!”赵盾一声令下,钟鼓齐鸣,晋军将秦国的送亲团包围了起来,不由分说,好一顿乱砍乱杀!
秦国人吃了哑巴亏!被打的莫名其妙,又没拿武器,四下里乱蹦乱窜,就像被网住的猎物一样。公子雍被活活砍死在了乱军之中。
带队的白乙丙,死战得脱,空着两个手逃回去了。
那两个使者,先蔑和士会,也逃跑了。他们不敢再回晋国,只好逃到秦国,秦康公把他二人都拜为了大夫。
先蔑说:“赵盾好坏啊!害的我好苦啊!我好后悔不听荀林父的话。”从此,他就留在了秦国,帮助秦康公对抗晋国。
前一篇:春秋惨案:两大权臣相互买凶暗杀
后一篇:春秋时期,小国如何巴结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