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上最出尔反尔的国务总理

(2012-10-25 02:08:24)
分类: 春秋三百年-3:楚

   20.历史上最出尔反尔的国务总理




历史上最出尔反尔的国务总理




  春秋时期,赵盾在晋国当执政官的时候,年龄只在三十出头。
  非常的年轻,地位却是百官之首,相当于后来的国务院总理。晋襄公一去世,又打跑了狐射姑,晋国的政令就完全出自于他赵盾一人之口了。
    在他当政的初期,有些事,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有些大事,却很让人瞪目结舌。

  晋襄公临死的时候,要立
年幼太子夷皋继位,赵盾满口答应了,发誓说:“谨遵君命!”
  大家都商量好了,明天就让夷皋登基。
  但是,赵盾晚上回去一想,觉得不妥,夷皋这小屁孩懂得啥呀?如今国家多难,四面都是强敌,他哪能应付得了!不如改立一个年龄大点的吧。
  第二天,也不管晋襄公临终的遗命了,赵盾宣布说,为了国家,咱们不能让不懂事的夷皋登基,应该立年龄大的公子雍为君。
  公子雍,是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的弟弟,他在秦国当了15年的人质。如果立他为君,可以最好的化解秦、晋两国间的仇恨。
  赵盾要临时换人,别人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再者,他说的又有些道理,所以大家只好听之任之。
   
  赵盾派先蔑士会这两个人为使者,去秦国迎接公子雍回来登基。先蔑非常高兴,临行的时候,大夫荀林父前来送他。
  荀林父曾经为晋文公当过司机,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劝阻先蔑说:“夫人、太子都还在,你反而跑到外边去求取国君,这是行不通的,如果事没办成,就必有他变,祸及自身!你不如装病,不去为好。”
  先蔑听了,不以为然:“现在是赵老大说了算!‘政在赵氏,何变之有?’元帅赵老大要提拔我了,我怎能不去呢?”
  荀林父说:“派一个人去就够了,为什么一定要你去呢?我是看在同官为僚的份上才提醒你的,别怪我没说,你不听我的话,只怕你有去日,无来日。”
  先蔑不听,还是和士会一起,在这一年的年底,到秦国去了。
  秦国的秦穆公已经去世,秦穆公的儿子秦康公在位。
  秦康公大喜道:“我父亲定立了两位晋国的君主,到了寡人的时候,再定立公子雍为君,我们秦国世世代代都为晋国定立君主。嗯!晋国主动要与我们秦国和好,有诚意!有诚意啊!”
    第二年初春的时候,
秦康公派出三百辆车,护送公子雍回国。
    这个送亲团的主将,是秦国的
老将军白乙丙,晋国的两个使者,
先蔑士会也跟着一起,浩浩荡荡的回来了。大概三月底的时候,就快到晋国了。
    回来之后,
公子雍就是新的国君,先蔑士会当然也就成了大功臣。

    我们不说秦国这边。
    再说晋国这边,
先蔑和士会走了之后,赵盾没有一天是安宁的。
   
晋襄公的夫人穆嬴,抱着太子夷皋来找赵盾。
    她问赵盾:“姓赵的!你既然亲口答应过先君,怎么又出尔反尔?他有什么罪啊?你居然这么狠心要废了他!”
  赵盾跟这个女人解释不清,就推脱说:“这是国家大事!又不是我赵盾一个人决定的。我怎么敢以私废公呢?”

    夫人穆嬴硬是不依不饶的缠着他:“我的命好可伶啊!~~你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哇~~哇~~~”  

    赵盾吓的溜跑了。
  从这之后,
夫人穆嬴每日大清早,就抱着儿子堵在赵盾的办公室门口,大哭大闹,吵的让他无法工作。到了晚上下班的时候,就跟到他家里,继续大哭大闹,说要母子二人一起死在赵盾家里。
    赵盾从没见过这架势,连家也不敢回了,班也不敢上了。

    穆嬴这样一闹,国人无不哀怜穆嬴,都说赵盾的不对。诸大夫也说,迎立公子雍为君,失策了。
  赵盾很困惑,他就去咨询郤缺。
  郤缺是郤芮的儿子,也有着非常聪明的基因。他对赵盾说:“您今天虽然废了夷皋这个小屁孩,但用不了几年,他就长大了,万一以后他不服气,又滋生出新的祸乱,还不如现在不废他。”
  赵盾想了想,也是,你说的对,我干嘛要废了他呢?我这不是吃多了,没事找事吗?
    “但派出去的人,已经到达秦国了,现在该怎么办呢?”
  “再派人去制止他们。”
  “可是,以什么理由去制止他们呢?”
  赵盾当机立断,先定国君,免得夜长梦多!于是,当时就大会群臣,扶立太子夷皋登基继位,成为了晋国新一代的君主。这就晋灵公,年仅六岁半。
   
  晋灵公的登基典礼刚一结束,秦国人就簇拥着公子雍来到了黄河边上。
    诸大夫问赵盾:“我们已经失信于秦国了,该如何推辞呢?”
  赵盾回答说:“我们现在如果推辞的话,秦国肯定很生气!
如果不推辞,又无法给他们一个交代。那就打他们吧!狠狠的教训教训他们,把他们打怕了,他们就不敢说什么了。”
  大家同意了。秦国人傻不拉几的,好打。
  于是,让老臣箕郑父守护着儿童君主晋灵公。赵盾亲自为三军主帅,先克为副将(取代了代狐射姑的位置),整顿大军,悄悄出发,表面上是去迎接秦国的送亲团,实际上则埋伏下来,守株待兔。
  秦国的送亲团已经过了河,听说前面有晋军,还以为是来迎接公子雍的友好使者,都毫无防备,停了下来。
  “给我打!”赵盾一声令下,钟鼓齐鸣,晋军将秦国的送亲团包围了起来,不由分说,好一顿乱砍乱杀!
  秦国人吃了哑巴亏!被打的莫名其妙,又没拿武器,四下里乱蹦乱窜,就像被网住的猎物一样。公子雍被活活砍死在了乱军之中。
  带队的白乙丙,死战得脱,空着两个手逃回去了。
  那两个使者,先蔑和士会,也逃跑了。他们不敢再回晋国,只好逃到秦国,秦康公把他二人都拜为了大夫。
  先蔑说:“赵盾好坏啊!害的我好苦啊!我好后悔不听荀林父的话。”从此,他就留在了秦国,帮助秦康公对抗晋国。
    这一战,晋国本来实力就强,秦国又毫无准备,所以赵盾大获全胜。但从此,仇恨更深了。秦国无缘无故的被赵盾戏弄了一场,还白挨了一顿打,老是被他们的突然袭击搞的全军覆没。

    这一件事,赵盾答应要立
夷皋为君,又突然想通了,不能立他为君,改立公子雍为君,又突然想通了,还是立夷皋为君,不能立公子雍,就这样颠三倒四的变来变去,坑害了太多的一系列无辜人员之后,最终还是立了夷皋为君。
    秦国算是倒了邪霉!公子雍也倒了邪霉!先蔑和士会,也都跟着倒了邪霉!他们都想不通了,不是你叫我们这样做的吗?你却又不声不响的来打我!
    赵盾如果
一开始就定夺好,国君还是夷皋的,也没那么多麻烦事了,可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反复无常呢?其中,未必有多大的利益驱使,也不是心坏故意想弄权,而是一种心智上的不成熟,毕竟,赵盾还很年轻。
    所以史官告诫后人,位高权重的当政者,在做出某个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先想好了再做,做了就不要再悔棋!悔来悔去,会害死很多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