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历史上最早徒步周游列国的第一人?

(2012-04-25 01:48:09)
标签:

重耳

晋国

介子推

赵衰

卫文公

分类: 春秋三百年-2:晋

29. 谁是历史上最早徒步周游列国的第一人?





    一说起周游列国,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孔子。但比孔子更早周游列国的人,实际上是春秋时期的晋文公重耳。重耳比孔子要大一百多岁,那时的交通环境比后来孔子时期,更为艰险难行,困难重重。
    重耳从北方的晋国逃到更北方的翟国,在这里生活了十二年后,开始游历天下,他从翟国出发,历经两千里途程,经过许多小国,才到达了最东边的齐国。
    然后,又从齐国来到最南边的楚国;又从楚国来到最西边的秦国;又从秦国返回到北边的晋国。
    重耳绕着中国(周朝)转了一大圈,整个天下都被他踏遍了,因此,他自然也就成为人缘最广、见识最多的一位春秋君主了。

    今天我们先只说他的第一站,从翟国到齐国的艰难跋涉。

    重耳和孔子不同,他完全靠两只脚,徒步走去的。因为重耳很穷,没有车。并且,他随时都要提防晋惠公、寺人勃鞮等人的追杀。
    刚一出城,没走几天,那个管理财物的人,就趁着混乱把大伙的钱财卷跑了,逃入深山,害的大家苦不堪言。
    走了不到十天,徒步八百里,就到了卫国。天刚刚黑,重耳叫赵衰去卫国借宿,先休息一夜,再借点路费,好到齐国去。
    守门的门卫马上跑进去,飞报卫文公:“报告主公,外面来了几个狄族的二流子,求见。”
    卫国曾经被狄人灭过国,屠杀了他们不少的人。所以卫文公一听说狄人来了,就不高兴:“是哪一支狄人?驾的什么牌子的车?见寡人有什么事?”
    “车的,没有。都是一脸没吃米的穷鬼相。”
    “不见!你把门关好!给我看紧点!出了事拿你是问!”
    门卫来把门关紧。
    赵衰再三解释说,我们是晋国人,流亡的晋国人,不是狄国人。
    门卫又进去通融。
    卫文公说:“哦,四处流窜的恐怖分子呀,那更不能放他们进来了!给我看紧点!出了事拿你是问!唉,不是我不想收留你们,晋国政府,咱惹不起。”

    重耳一行人就在门外等啊等,一直不见开门。
    魏犨是个急性子,吼着叫着要把卫文公揪出来,说他不尽主人之礼,再不出来迎接,就剽掠了他的村落,吃饱了上路,别怪咱不客气!
    重耳劝住他说,蛟龙失势,就好比一条蚯蚓一样。也怪不得人家。若去剽掠,那就是强盗了,我宁愿忍饿,也不能干盗贼之事。
    于是,他们只好蜷缩在卫国的城外,露宿了一夜。

    天亮后,又继续赶路。走到卫国北面的“五鹿”这个地方时,已是饥肠辘辘,饿的不行了。这时,他们突然发现,赵衰抱着仅有的一锅小米粥,不见了。
    众人都纷纷猜测诬陷说,赵衰定是把那锅小米粥偷跑了,真是日久见人心啊。(饥饿的时候,再贤能的人也会为米吵架。)
    正在议论,之见不远处的丛林之中,有十几个强壮的野人正坐在那里烧烤,香味一阵阵飘来。
    所谓野人,是指在野之人,就是乡巴佬的意思。当时住在城市里的叫国人,住在郊外的叫鄙人,住在乡村山区的就叫野人。
    重耳整了整头上戴的冠,冠就是像帽子一样的东西,这个是身份的象征,就像现在,穿的再差,只要脖子上扎一条领带,就好像有了身份似的。
    恭恭敬敬走上前,礼貌的鞠躬,很绅士的向乡巴佬乞讨:“你们在吃什么呀?真香,我们很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呃,肉少一点也行。以后我会加倍报答你们的。”
    这帮乡巴佬一看,还从没见过这么有风度的叫花子,就用异样的眼神打量着他们,露出鄙夷的脸色,笑嘻嘻的装了一碗泥巴,递给他们:喂!拿去吃吧。
    真是欺人太甚!重耳顿时大怒,火冒三丈,就要鞭打那些乡巴佬。
    狐偃急忙止住他说:“公子息怒!要弄到饭吃,其实容易,但要弄到土地,那就难啊!土地,国之根基。上天借这些人的手把土地授予你,这是得到国家的吉兆,你发怒干嘛?应该拜而受之。”
    真打起来,未必能占便宜。重耳转变的飞快,他就回嗔作喜,放下鞭子,整整衣冠,恭恭敬敬地趴在地上,对着那碗泥土下拜。
    那些乡巴佬看他们对着一碗泥巴下拜,不知道什么意思,都笑了起来:“神经病!”

    又走了十几里,重耳饥困难耐,靠在一棵树下休息。众人采了点野菜熬成汤,都争了吃,只有重耳一个人不吃,因为野菜在他嘴里,是那么的难以下咽。他说,我想吃肉,哪怕肉少一点也行。
    这时,介子推就捧上一罐热烘烘的鲜肉汤。重耳饱食了一餐后,舔着舌头说,真好吃,你也尝尝吧,这么鲜的肉,你打哪弄来的啊?
    介子推苦笑着说:“这是从我大腿上割下来的一块肉。臣听说‘孝子杀身以事亲,忠臣杀身以事君。’今天,公子你饿了没有吃的,所以我就割下一块肉来,给你充饥。”
    这就是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股:古代指大腿。)
    重耳听得惊呆了,眼泪落了下来:“都是我连累了你呀!把你害成了这个样子,你屁股不疼呀?将来,我拿什么报答你呀!”
    介子推说:“我只愿公子你能够早日回到晋国,以成就臣的股肱之义!这是人臣的分内之事,难道我指望你报答我才这样做吗!”
    重耳见介子推如此忠心耿耿,肝脑涂地,在他饥饿的时候,居然肯把自己屁股上的肉挖一块下来,送给他吃。实在是太感人了!
    因此,介子推就以忠义而成名。
    在重耳流亡的那段艰难岁月里,介子推,也就成为了重耳身边的第一号大功臣。

    这时,那个抱着小米粥的赵衰,终于又赶上了队伍。他并没有逃跑,而是因为脚被棘刺损伤了,走不快,才落了伍。
    赵衰献上小米粥给重耳。
    重耳问:“你难道不饿吗?怎么还留着没吃呢?”
    赵衰说:“臣,虽然饥饿,但怎么能够背着你吃独食呢?”

    于是,大家又尽释前嫌,齐心协力,一同向齐国进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