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春秋霸主告诉你交朋结友的秘密
(2012-03-26 00:14:48)
17.春秋霸主告诉你交朋结友的秘密
晋国国内肃清了所有的异己,而晋献公也更加衰老了。
到了公元前651年的夏天,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
齐桓公姜小白在葵丘召开诸侯大会,天子正式册封他为天下诸侯的霸主。史称“葵丘会盟”。
然而,晋国却无缘参加这次盛会。
晋国至少也是个中等大国了,为什么如此盛大的会盟,没有晋国参加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晋国太远了,二是晋献公年纪太大了。
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若论年纪,晋献公和齐桓公的岁数其实都差不多。
齐桓公在邀请大家参加会盟的时候,哪些人必请,哪些人不请,哪些人可请可不请,这里面,都是大有讲究的。
什么人必请呢?两种人必请。
一是重要的老关系户,必须请到。
在共同对付楚国的立场上,鲁国、宋国这两个有影响力的大国,一直都是齐国最铁杆的忠实盟友,缺少了他们的支持,齐国也风光不起来。马虎怠慢了有分量的老关系户,就等于是自己拆自己的台。
所以,鲁国、宋国是必请的对象,他们才是核心人员。
二是轻量级小鱼小虾,必须广请。
像邾国、曹国、滑国、滕国、许国、邢国等等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微型小诸侯们,应该广泛邀请。一喊就来,因为能够得到霸主的邀请,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必然会来捧场。而他们说话根本没有任何分量,也不会起到破坏作用。
这是霸主之师管仲的谋略。
实际上只要铁杆盟友鲁国、宋国的配合,会盟就可以顺利成功了。哪些没有知名度的小国,仅仅只是邀来做陪衬的。一说出去,这次大会有多少多少个国家的首脑来参加了的,气派的很。其实都只是叫他们来凑个数量、捧个热闹而已。
什么人不请呢?也有两种人不请。
一是强大的死对头不能请。
这次盛会的主题,是天子为齐桓公册封诸侯霸主,该齐桓公摆谱玩威风,所以,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楚国,那是万万不会被邀请的,请他们来做什么?来踢场子吗?这不是自讨没趣么?
所以,死对头是不必要请的。
二是有麻烦有问题的小国不能请。
比如说,楚国旁边有江、黄两个小国,早就不堪忍受楚王的欺压,想和齐国结盟,希望盟主齐桓公可以保护他们。
管仲就说,这两个国君不可交。
因为他们离楚国近,离齐国远,你和他们结了盟,万一楚国再欺负他们,你管不管呢?你管得了吗?等你去救他们时,道路遥远,力不能及;你若不救时,则又负了一个背盟弃义的恶名誉。
为了这一小撮儿利益,坏了自己的名声,是不划算的。
所以,无利可图的问题股、垃圾股,是万万不能碰的。
好了,我们现在再来看看晋国的处境:
首先,晋国不是齐国的铁杆盟友,不是必请的对象;
然后,晋国也不是一喊就随随便便跟着瞎跑的小鱼小虾;
其次,晋国也不是和齐国较劲作梗的对头;不是不请的对象;
再其次,晋国和死对头楚国之间,也没啥不清不楚的关系。
也就是说,齐国邀请晋国,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好处,也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坏处。那么,晋国就属于可请可不请的对象了。简单地通知你一声,也就够意思了,你愿意来自己来。
晋献公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被霸主没当个数的传唤了一声,你过来开个会吧。(而那个秦穆公就更加尴尬了,连通知都没接到。)
晋献公已经病的很严重了,他忍受着颠簸,一步一颤的赶往葵丘。
他要在他的有生之年,一睹霸主齐桓公的风采,也好借此盛会,向天下各路诸侯们推广一下他们晋国的知名度。
半路上,晋献公又要尿尿了,那个丫头刚“嘘”起口哨,对面走来一个熟人。
这人就是天子身边的宰孔,宰孔作为天子的特使,为齐桓公姜小白主持了册封仪式后,大会还没有结束呢,他就一个人先走了。
因为姜小白的无礼,想要封泰山,宰孔心里很厌恶他。
宰孔见到了晋献公,就问:老弟,你肾虚呀,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啊?
晋献公说,我赶去参加霸主的会盟。
宰孔摆摆手说,老弟,你去迟啦!会盟早就结束啦!人都走光了,我年纪大了走不动,落在了最后,所以你才遇到了我,不然,你又空跑啦,咱们回去吧!
晋献公一听,气得恨恨只跺脚道:什么?大会已经结束了?操他奶奶的!姜小白不把老子当人看!开会从不通知个准信,又害老子白跑一趟!
宰孔说,老弟,你也不必恨。姜小白自恃功高,当今天子他都不放在眼里,他会正眼看你?我们还是转去吧,凑那热闹做什么!姜小白的好运已经到头了,风光不了几天了,老弟,不信你等着看。
于是,晋献公调转车头,又一颠一簸的回到了晋国。
所以,晋献公就这样没能参加史上最为有名的一次大会盟。
葵丘会盟进行到了秋季。而九月的时候,晋献公刚刚一回国,就躺在床上不能动了,他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
就在他将要临死断气之前,他把他手下那个非常阴险的谋士荀息叫到了床头,只向他一个人交代了最为重要的后事。。。。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