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国齐国陈完《史记》五世其昌 |
分类: 春秋三百年-1:齐 |
春秋时期最灵验的两次占卜
公元前672年,中原的陈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君陈宣公想立自己的小儿子为太子,就把他的大儿子太子御寇杀死了。
太子御寇是以谋反(或涉嫌谋反)的罪名被处死的,这个罪名相当大,和太子平日走的比较近的那一帮人,都害怕牵连到自己头上,于是,四分五裂鸟兽散,各自逃生去了。
其中,有一个叫陈完的大夫,逃到了齐国,受到诸侯霸主齐桓公的盛情接待。
那么,陈完为什么要逃往齐国呢?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其实还是相当好理解的:齐桓公率先打破任人唯亲的旧俗,外国人都可以来他这里做官。
但是,正史《史记》上,却给出了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因为得到了《易经》中的神秘启示。
还是在陈完刚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陈国君主陈厉公就请周天子身边的太史用易经占卜了一卦,卦得:《观》之《否》,卦辞上写着“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这位太史是大周宫廷里的占卜师,他的话很有分量,他这样预言:
观国之光,即观览国之盛德光辉。预示陈完具有超强的能量,足以光大一个国家的运气!用宾于王,他将来会成为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利于作为君王的宾客,或者是王(天子)身边的重要人物。
但是,不在本国,而是在外国;也不在他这一辈子,而是在他的子孙后代。
因为《观》卦的卦象是:风在上、地在下。大风刮起后,最终还是要落在土上,即使刮出了国境,还是要落在外国的土地上,“风行而著于土”,所以最终的应验,将会是在外国。
《观》卦巽在上坤在下。巽为大风,主东南,巽风向东南方刮起后,最终落在了“坤”土上。坤属土。而东南方的齐国姓姜,他们正是四岳的后人。岳即是山即是土。所以应该到齐国才可以使本国光大。
《观》卦的“观”字,是“观看”的意思。既然是观看,那么一个人所看到的,就应该是别人的事,而不是自己的事。所以,这“光大”的结果,不应在陈完的身上,而是应在陈完的子孙身上。
因为曾经算过这样一个卦,所以后来当陈完走投无路的时候,就投奔到了齐国。陈完来到齐国的时候,齐公小白已经在位十四年了。史称“陈完奔齐”。
陈完来到齐国后,齐国有个叫懿仲的人,想把女儿嫁给他,就去找人占卜一下吉凶如何,找的什么人呢?《史记》上没说,《左传》上则说,是他老婆亲自占算的,断曰:
“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这一卦,是个大吉之卦。这叫做:凤凰飞翔,和谐的鸣声锵锵。有妫氏的后代陈完,将在姜氏齐国这里养育成长。五代之后,就要昌盛,和正卿的地位一样。八代之后,地位之高,就没人能够比得上。
懿老二的老婆虽然没有前面那个周太史的名气大,但她这一卦比周太史更猛,她居然算出了陈完的第五代孙子,会成为齐国的正卿上大夫,八代以后的孙子们,地位之高,无人能及。
说的有鼻子有眼。既然他这么好的命,那就快快把女儿嫁给她吧,于是,陈完来到齐国之后,就做了懿老二的女婿。
陈完的前半生是很不幸的,他生下来时是陈国的太子,遇到宫变后,就不能为国君了,只能当个大夫,当大夫时再次遇到宫变,连大夫也当不成了,就只好逃难来到齐国。
来到齐国后,齐桓公非常欣赏他,一是因为他本分;二是因为他是陈国的大夫,这个大概就是投奔齐国的最高级别的外来人员了吧。所以,齐桓公要封他一个高官。
陈完婉言拒绝道:“我是投奔贵国的客人,您肯收留我在这里住下,我已经非常感激了,怎敢高居卿位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不知足呢!”
齐桓公觉得他很懂道理,就更敬重他了。
有一次,齐桓公到他家里去,陈完摆酒招待,桓公喝得高兴,天黑了的时候, 桓公叫点灯,继续喝。敬仲婉言劝止,说道:“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意思就是,我只准备白天陪您玩,没打算夜晚还玩,这样没日没夜的玩,不是好事,恕我不敢久留!
齐桓公曰:“有礼哉!”赞叹而去,称他为贤人,让他采食于田。
过去天子分国,诸侯分家,各个家族都有赖以生存的封地,所谓采邑。 齐桓公就划了一些齐国的良田赐给陈完,陈完也就从此脱离了原来的陈国,另立了门户,改姓为田了,叫做田完,成为后来田氏一族的祖先。
纵观陈完的一生,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业绩,不过就是以逃难者的身份,在齐国找了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从此也就非常平淡的终其一生。
对于陈完来说,这也正是他想要的生活,没有什么过多的奢望。
对于齐桓公来说,他的霸业的发展,也正需要这样的人来的他的国家,以吸引到更多的贤人加盟进来。
而对于史官来说,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两个卦了。两个卦都没有算出陈完这辈子究竟是个什么命,并且也都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却都算出了他的子孙将来会牛的不得了,并且在一百多年后,也真的都神奇的应验了。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前一篇:(长篇)春秋霸主 6-3
后一篇:(长篇)春秋霸主 6-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