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春秋霸主 4-2
(2011-08-17 09:58:5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春秋三百年-1:齐 |
笼中鸿鹄
却说齐国胁迫鲁国杀掉公子纠,鲁公左右为难,慌忙召来老臣施伯问计。
鲁公问道:“寡人不慎,以致兵败。寡人深以为耻!如今之计,是杀了公子纠,还是不杀公子纠,两者相权,哪个对鲁国更为有利?”
施伯回答道:“姜小白初立不久,即能用人。败我兵于乾时,如想再战,胜之难矣!况齐兵已大军压境,如今权益之计,不如杀了公子纠,与齐国讲和。”
鲁公曰:“善”。
鲁公便派人来召公子纠入朝饮酒。
公子纠不知底细,欣然而来。
鲁公直言相告道:“你弟弟姜小白有诏令在此,要寡人杀了你!”说罢,以国书相视。
公子纠道:“贤公, 区区小白,有何惧哉!成我而不终乎?”
鲁公喝道:“来人!还不与寡人动手!”
四下里窜出甲士数人,一拥而上,不由分说,一刀剁下公子纠的脑袋,骨碌碌滚一边去了。
公子纠的无头身躯扑的倒地。召忽、管夷吾二人见了大惊!正欲起身,已被拿下。
召、管二人,被押到地牢,不日将遣返齐国。
召忽不住的摇头,叹了又叹,口中喃喃道:“士为知己者死,忠臣不事二主。”大发了一通感慨之后,连声叫道:“管夷吾!公子已经不在了,我且随他而去!至于你,你自己好字为之吧。”
管夷吾慌忙扶住道:“兄长,冷静些,冷静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就此寻了短见,又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公子?”
召忽淡淡道:“你以为我们还有活路么!即使回到了齐国,依然还是一死!吾为人臣,不能为主讨贼,活着犹如行尸走肉,还有何意义?非吾志也!”
管夷吾正欲再劝,召忽仰天大恸:“以其备受凌辱而死,不如来的痛快些!我召忽岂能受那些篡位的乱臣贼子们欺辱!”说完,跳将起来,以头猛撞墙角,顿时,脑浆迸裂,呜呼哀哉,气断身亡了。
管夷吾大叫一声“兄长!”时,那召忽已挺在地上,没了动静。
管夷吾惊惧不已,公子纠死了,召忽死了,我是否也应该追随他们地下相见?
寻思良久,夷吾黯然落泪道:“不能,我不能就这样无谓的死掉!自古人君,有死臣亦有生臣。我一定要生入齐国,清算逆贼,为我家死去的公子伸冤复仇!即使受些桎梏之辱,又算得了什么!”
次日,鲁公见那召忽已经自杀,暗赞道:“真忠臣也!”遂将公子纠的头颅、召忽的尸体、以及活人管夷吾,一并交给了齐国来的使者隰朋。
管夷吾便束身钻入到木笼囚车之中,甘愿当了俘虏。
囚车上是一个木笼,木笼子的高度,正好在人的脖子处。管夷吾站在木笼车里,脑袋从笼子顶上的窟窿里伸出来,两只脚尖必须攧着站立,否则腿一软,脖子上就要卡在洞口勒住!
临行的时候,老臣施伯暗对鲁公说道:“管夷吾这人,在我们鲁国也有几年了,虚实皆知,不如杀了管夷吾,以免被齐君所用,反为后患!”
鲁公道:“但是,这样以来,如何向齐国交代呢?那边还等着要人呢!”
施伯道:“那就自杀!和召忽一样。”
齐国使者隰朋马上阻拦道:“贤公不可,管夷吾那时射了我们主公一箭,主公恨之入骨,非亲手射杀他,方才解恨!”
鲁公信其言,对施伯道:“齐君既要杀他,又如何肯用他,施伯想是多虑了。”于是,将管夷吾交给齐使,引渡回国。
残秋时节,万物萧条。
管夷吾站在囚车之中,望着那秋色。内心的恐惧,已不需再掩饰。他害怕鲁国反悔,再来杀他,也害怕回到齐国,仍然被杀。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真是可悲!
为什么世间如此多杀戮!
为什么世间如此多无奈!
这究竟为什么。
悲恸之际,管夷吾于笼中做《黄鹄》一词,放声大唱,押送的士兵们听了,讥笑不已。
鹄,(hu,读音:胡),俗称天鹅,又做鸿鹄。管夷吾自比天鹅,空有鸿鹄之志,尚未来得及翱翔蓝天,却先已成了笼中之鸟。
黄鹄兮,黄鹄,
捆其羽翼兮,栓其足,
不飞不鸣兮,笼中伏。
天高何踞兮,地厚何驻!
丁阳九兮,逢百六。
引颈长呼兮,继之以哭!
黄鹄兮,黄鹄,
天生汝翼翅兮,能高飞,
天生汝勾足兮。能追逐。
今遭此网罗兮,谁人来赎?
一朝破樊笼兮,果能出,
吾不知升降何处而着陆。
嗟兮!射鸟之人,
旁观 徒笑而踯躅!
前一篇:(长篇)春秋霸主 4-1
后一篇:(长篇)春秋霸主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