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年龄最小的新娘
却说周天子的妹妹王姬,嫁给姜诸儿,成为了齐国夫人。
那王姬生性贞静,不苟言笑。而姜诸儿又是个狂淫之辈,所以两人不甚相得。姜诸儿娶她是看中的身份,有何感情。
王姬在齐宫住了数月之后,终于知道了姜诸儿和他妹妹通奸乱伦的事,黯然自叹道:“如此蔑伦悖理,禽兽不如!我不幸错嫁匪人,这都是我的命呀!”
从此闷闷不乐,郁郁成疾。差不多快一年的时候,她为姜诸儿生下了一个女儿之后,也就撒手人寰了。
周王姬嫁来不及一年就郁闷而死。一个人的一生,一句话就解决了。
自从王姬死了以后,姜诸儿便再无忌惮。心下思念妹妹文姜,时常假以出城狩猎为名,悄悄来到边界禚地,与文姜昼夜淫乐,俨如夫妇一般。
不久,姜诸儿与文姜吐露心思。他一定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即将出兵攻打纪国了,但是,他担心鲁国会像上次一样又从中作梗。
文姜听了,非常赞同他哥的决定,鲁国不是问题,她来应付。于是,马上派人去鲁国,传夫人君令,命她儿子鲁庄公姬同速速来禚地相会。
鲁公姬同不好去,又不好不去,再三犹豫,最后还是去了。
姬同来到边界禚地,就在她妈的住处,见到了他爹的仇人、他妈的情人、他的舅舅、他敌国的君主——齐公姜诸儿。
这鲁公见了齐公,倍感尴尬,不知道是何种复杂的心情。
这齐公见了鲁公,倍感亲切,看他这外甥的脸庞,长的太像他妹子了,当然,也有几分像他。虽然才一十三岁,却兼有老鲁公的强壮与涵养,乃年轻一辈之佼佼者。姜诸儿看了十分喜欢。
话说这鲁公与齐公以两君之礼相见了,鲁公的妈,文姜夫人就极为不悦。因为,文姜夫人在白天都是以两君之礼相见姜诸儿的。
文姜发怒道:“失了礼仪,成何体统!”逼他儿子以甥舅之礼相见齐公,鲁公不能拒,虽勉强从之,心中不悦。
齐公大喜,盛情款待鲁公。
饮酒间,文姜夫人突然提议,要她儿子娶她哥的女儿为妻。这样便是亲上加亲,齐鲁两国从此世代友好,不分彼此。
此言一出,齐公、鲁公两个人顿时都大吃了一惊。因为齐公姜诸儿的女儿,还不到一岁啊。
鲁公不愿意,心中已是十分不满,却又碍于他妈的情面,只好婉言再三推脱。
文姜发怒道:“你什么态度!你想疏远你的母家吗?疏远了你的母族,鲁国还有你的位置?”
齐公也说:“这恐怕不太合适吧,我女儿还不到一岁,长幼如此悬隔,岂不误了同儿?”
文姜发怒道:“就是再等上二十年,也不为迟!”
齐公怕她发火,失了文姜好意,便不再多言。鲁公也不敢违抗母命,细思也不无道理,两下当时只得都依允了。
于是,鲁公的新娘不足一岁。这意味着他将在未来漫长的十好几年里,不能和任何女人结婚,要一直等候着他的新娘慢慢长大成人。
甥舅之亲,复加甥舅,情愈亲密。两国从此血浓于水,恩怨情仇再难于理清。
齐鲁二君,并车奔驰,猎于禚地之野。甥舅两人忘掉一切烦恼,在丛林深处,纵情狩猎。那鲁公亦是少年英雄,箭无虚发,九射九中。齐公见了,连连称赞不已。
所以史官论鲁庄公:有母无父,忘亲事仇。
却说齐国有几个野人,这天也正在此处打猎。
所谓野人,不是原始人,而是指住在城外的山里人。城外郊区住的是鄙人,以种田为主要经济模式;郊区之外的山野住的是野人,以狩猎为主要经济模式。
其中,有一个野人认识他们的国君姜诸儿,那个野人就在后面指指点点,偷偷的指着鲁公,对其他的几个同伴戏言道:“你们认得他不?知道他是哪个不?他就是我们国君的假儿子呀!”
鲁公听了这话大怒!
这一天,他满肚子的窝火无处发泄,憋屈的已不能再憋屈了!就偷偷的跟踪这一伙人,在密林罕无人迹处,将他们都当做猎物一一射杀了,方解心中之恨。姜诸儿知道后,也没有嗔怪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