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
“鱼丽阵”,是先秦战争史上最早有记录的阵法,为高渠弥所创。
每五辆战车为一队,五队为一偏,五偏为一方阵,编做一军。另用带甲步兵,每五五二十五人为一伍。战车在前,甲士随后,每一辆战车,各率领二十五名带甲战士,以填塞战车之间的漏隙。战车每伤一敌,甲士则立即上前抓捕。此阵法极坚极密,只进不退。排队有序,如鱼贯而入,故名鱼丽之阵。
高渠弥献计道:“大王天子之师不可轻战。那蔡国、卫国素来与我国为仇,今番必然借机报复,效力死战,我军未尝可以全胜。只有那陈国向来与我国交好,今天发来一万兵,是迫于王命,不得已也,必然不肯与我国交锋。故此,我们突然袭击,先拿陈军开刀下手,打得他抱头鼠窜!王师必然大乱,主公再率三军掩杀,岂有不胜之理?”
郑公曰:“善”。
于是,也按王师对阵,分左中右三军,皆结为方阵。太子姬忽领右军,大夫祭仲领左军,郑公寤生自领上将高渠弥、公子元、祝聃等,建大旗守于中军。
王师兵力五万五,战车400余辆;郑公兵力三万,战车约300辆。

且说天子想好了一番谴责郑公的说词,专等那郑公出来答话,便要当场喝斥指责,要他当着万人之面,俯首认错,以先折了他锐气。
郑公只是紧守阵门,毫无动静。天子等了半响不见出来,暗忖道:“老贼不肯出来,正是怕折了锐气。”便派人上前挑战,挑了半日,也无一人应战。正午过后,天子倦怠,叫官兵暂作休息,下午再战。
突然之间,郑营里鼓声如雷,战车一辆接一辆,鱼贯而出,太子忽手持长戈,率领方阵杀奔王师左翼,在陈军中横冲直撞,如碾草割麦一般。
操长戈兮披犀甲!车错轱兮短兵接!
原来,这陈国与郑国向来交好,只因大王调遣,不敢不来充数,所以没有准备拼杀。压根也想不到郑军会过来专杀他们,一时,慌了手脚,阵型大乱,人人心惊胆战,个个扭头就跑,反把周军也冲的个稀巴烂。左军总指挥周公黑肩阻挡不住,大败而逃。
再说这边,听得姬忽开局大胜,祭仲便趁势率兵杀入右军,专盯着蔡、卫的旗号,冲来突去,左厮右杀,二国抵当不住,抱头乱窜,各自寻找生路逃跑去了。右军指挥虢公林父仗剑立于车前,厉声喝道:“如有乱动者斩!”
祭仲追了过来,认得是虢公,不敢相逼。
虢公以剑指祭仲,喝道:“如有上前一步者,斩!”于是,虢公林父缓缓而退,不曾折损一兵一卒。
再说天子在中军,听得敌营鼓声震天,知道是出战了,欲正引军布阵,只见士兵们纷纷耳语,队伍早乱了套。原来逃回的溃兵,把中军也搅乱了,立不住脚。
郑营这边中军里杀出高渠弥、公子元、祝聃三将,那两边姬忽、祭仲都领着左军右军得胜之兵,三路合攻而来。“鱼丽阵法”,如墙而进,杀得车倾马毙,将陨兵亡。士卒们蜂拥而逃,溃不成军。天子见已无法再战,便传令速退,亲自为士兵断后,且战且走。
却说那郑公手下上将祝聃,乃是天下闻名的神射手。他奋力冲杀在最前面,一时杀得性起,抬望眼,早看见远方一辆豪华战车之上,绣盖之下,一人正提剑指挥。祝聃料想此必是周天子大王陛下,不禁血管膨胀头脑发烧,尽着眼力,瞄得真切,弯开宝弓..
“嗖——”的一箭,尽力气射了过去,正中天子大王的左肩。
大王“啊哟!”一声,跌下车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