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姬忽扔下美貌的公主,就匆匆离去了。文姜公主恼羞成怒,心中也就郁闷之极。
话分两头,却说齐国旁边,有一鲁国。
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东北那边是齐国,西南这边是鲁国。
这鲁国在当时也是一大国,国君名叫姬允(史称鲁桓公)。
这姬允已经做了三年国君了,年龄也是三十大好几的人了,至今还没有娶到夫人。
他手下有个大夫就进言道:“古时候的国君,都是十五岁生儿子。现在,你也不小了,也该找一个了。将来国家还需要接班人,请主公以宗庙社稷为重。”
说话的,是臧孙达,鲁公姬允的堂兄,时任鲁国中大夫。
姬允作为一国之君,却有着讨不到老婆的苦恼。这是为何?
因为很久以前,周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把自己同父同母的上十个弟弟,以及同父异母的又约上十个弟弟们,都分到各地为君。所以各大诸侯们,基本上都是姓姬的。娶谁,都是和自家人近亲通婚。
在本国内部找老婆,行不行呢?
也不行。
因为所谓的国,其实就是他们的家族。大夫阶层的人,都是鲁公的兄弟、叔伯。更是近亲通婚。
若找一个不是姓姬的,则要么是平民,要么是奴隶,那就只能同居,而不能结婚,即使有了私生子,也是很难很难被认可的。
所以,这鲁公的婚事,一拖再拖,一晃就拖到了三十好几,一直都很难找到一个理想如意的老婆。
这时,另外一个大夫就连忙上前,出了个主意道:
“臣近来听人传闻,说齐公的爱女文姜公主,原先是打算嫁给郑国太子忽的,结果太子忽惹恼了那齐公,齐公便不放他女儿出门,现今还在家中。主公,如此良缘,就在眼前,何不速速上门求之?”
说话的,是公子挥。挥,是他的名字,公子是他的身份,公的儿子叫公子,他是以前老鲁国公的儿子。也就是现任鲁公姬允的叔叔。
鲁公听了,心中大喜。又问道:“我早就听说那文姜公主美若天仙,却不知姬忽因何不娶她?”
公子挥说:“臣听人说,是那齐公嫌郑国的聘礼太少!再者,姬忽年少,狂傲无知,仗他父亲威势,冲撞了齐公,所以齐公不把女儿嫁他。”
鲁公道:“原来如此。那齐国与我鲁国也堪称门当户对,孤前去求亲,万一不成,如何?”
公子挥道:“主公,若果有此意,请速做决断,不要犹豫,恐落于人后。我们按常礼的双倍奉上聘礼,那齐公见了,岂有不喜之理,何愁美事不成?”
鲁公回答了一个字:“诺。”
于是,就写了求婚国书一封,叫公子挥为使者,带上寻常聘礼的双倍钱币财货,出使齐国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