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水浒,要有正常、健全的头脑

(2010-11-05 08:32:53)
标签:

鲁智深

五台山

《水浒传》

李卓吾

常志

分类: 吴闲云品《水浒》

 

 

        

 

 

    明代文学家袁中道在他的《游居柿录》(日记)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万历二十年的某一天,袁中道去拜访大名鼎鼎的李卓吾先生。李卓吾曾点评过西游记一书——即流传后世的《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
    当时,李卓吾对《水浒传》大感兴趣,他请了一个叫常志的和尚帮他抄写《水浒传》,自己逐字逐句进行点评。

    常志和尚原先是个书吏,后来出家为僧。李卓吾欣赏他的一手好字,所以才叫他来抄写《水浒传》。


    常志和尚比李卓吾先生更喜欢《水浒传》,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状态。他经常和李卓吾探讨《水浒》里的谁谁谁是个人物,是个豪杰。尤其崇拜花和尚鲁智深,认为鲁智深才是真正的修行者,而那些不吃狗肉的长老们则是迂腐之人。
    他认为《水浒传》里鲁智深的一切行为都是正确的,所以一直信以为真,并刻意模仿。久而久之,常志和尚的性格,便越来越像鲁智深了,而他自己却浑然不觉。


    直到有一天,与人发生了一点小摩擦,常志和尚便大喊起来:“一把火烧了你的鸟屋子!”并去搬柴火准备下手。
    因为小说里的鲁智深就是这样的人,鲁智深最后能成正果,就因为他“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而水浒传却说,最后只有鲁智深一个人能成正果。

    所以常志和尚也要模仿着去做。

    李卓吾突然听说他要烧人家房子,大吃了一惊。

    但转念一想,他也是这么大一个人了,也应该是个有正常脑子的人,也许,他只是说说气话而已的呢?
    所以也就没太当回事,只是稍微把他责备了几句(原文“微数之”),也就作罢。

 

    可是,常志和尚却说:“李老子,你比五台山的智真长老差远了!智真长老尚能容得了鲁智深,李老子竟容不下我吗?”
    并且,从这以后,常志和尚更是变本加厉,事事都要效仿鲁智深的行径,搞的到处都不得安宁,并动不动就以鲁智深的口吻语气对人怒目大骂曰:“汝有几颗头?”
    作者写到:“其可笑如此。”

 

    李卓吾见常志和尚执迷不悟,屡教不该,十分气恨,以至厌恶到了极点。本来是欣赏他的,后来就越来越受不了他,没办法,书还没抄完,只好付了点工钱,就把他辞退,赶滚蛋了。

    此后,常志和尚便开始闯荡江湖,也想像鲁智深那样。
    但总有些东西是模仿不了的。比如人的“际遇”,你能模仿得了?

    同僧不同命,常志和尚的结局,与鲁智深大相径庭。他孤身北走,流落长安,再也没有好转过,最后,在饥寒交迫中,死掉了。

 

    鲁智深是常志的偶像,但这个偶像却害的他丢了饭碗,混的惨不忍睹。学鲁智深,学成了这个样子。

    你说,这究竟是怪鲁智深呢?还是要怪他自己有问题呢?
    读过水浒的人那么多,像常志和尚那样中毒的,恐怕也找不出几个来。可见,问题的根源,并不在《水浒》本身,而是在于读者本人。

 

    所以,作者总结了一句:“痴人前不得说梦”。对于痴呆的人,你不要跟他讲梦里(编造)的故事,因为他会当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