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豆节”谈典故

(2010-01-19 00:54:16)
标签:

五豆

豆粥

典故

游牧民族

秦始皇

吴闲云

分类: 天下杂谈


                 “五豆节”谈典故

 

 

    年底事太多,忙不过来了,好久也没有更新博客内容,谢谢大家还记得我,天天来光顾。虽然上网的时间少了,但《水浒传》还是会讲完的。

    废话少说,先献上“秘方”一则:

 


    五豆粥的做法


    原料:
    赤豆25克,黄豆25克,绿豆25克,黑豆25克,豇豆25克,
    黑米50克,大米100克,
    红枣、桂圆、莲子,各少许。

 

    做法:
    1.洗净,用清水浸泡,(泡软),至少3小时。
    2.放入锅内,加入冷水适量,(用冷水煮比开水好)。
    3.用大火煮,快速煮开,(要注意防巴锅,很关键)。
    4.煮开后,用最小的火,闷熬15到30分钟左右,香味扑鼻。
    如果放糖,加冰糖或红糖最佳。

 

 

 

    今天,1月19号,是阴历腊月初五。
    腊月初五,叫做“五豆节”。是我国民俗中的一个重要节日。

    所谓“五豆节”, 就是在腊月初五的这一天,用五种(或多种,没有一定之规)不同的豆子加小米,熬成稀粥。吃了“五豆粥”,来年定然五谷丰登,五路发财

 

 

    说起“五豆节”的典故,可以追述到秦始皇修长城的历史。

    话说2000多年以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之后,他担心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或是担心子孙后代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就动用了近百万的劳动力去修筑长城。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因此修死了很多人,故被认为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
    不过当时,秦始皇在修筑万里之长的长城之前,也找过许多头脑发达的经济学家门预算过,这么浩大的工程,花那么多钱,死那么多人,修个院墙,究竟划不划算呢?
    从支付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来看,
    如果要把很少骑马的农耕民族,训练转化成一支强大的骑兵军队,去彻底消灭从小骑马射箭的游牧民族,几乎不大可能。
    或者派驻大量军队防守,专门去防御匈奴,可秦始皇养不起那么多的兵,这个成本实在是太高昂了。
    或者是每年分点钱给匈奴,这个费用也很高。

    最后,算来算去,还是修长城最划算。尽管工程浩大,劳民伤财,但和前面几种方案相比,毕竟还是属于“最低成本”的选择,亏损最小。


    在当时来看,修长城其实是个好事。
    民工们纷纷从各地汇聚而来,为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皇帝去打工。
    秦始皇,最有钱的老板。能够帮他去修院墙,不仅名声好听,而且收入也一定不菲。毕竟,比起在自己家乡,为别人砌个猪圈,要赚的多得多。
    大家都怀着美好的梦想,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上头,要放假了,要回家过年了,带着大把的钞票回去,多爽啊。可是,到了腊月初五,发工资的这一天,秦始皇却说“没钱。”
    放心,兄弟们,钱,一分也不会少你们滴——,我这么大的公司,是不会赖帐滴——,只是时间上,迟和早而已——。
    我猜,秦始皇可能真的没钱了,因为他还要修阿房宫,他也要过年撒。


    据有关民俗史料记载:
    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成千上万的民工们,累死、冻死、饿死了。幸存下来的一些人,也是饿的奄奄一息。
    他们在腊月初五这一天,失望地、绝望地,从各自的口袋里,搜出各自剩余的几颗颗杂粮来,汇集在一起,煮成一大锅粥,稀释了,人人分而食之,得以度命。

    腊月初五,五豆节,吃五豆粥,因以为俗,代代相传。这是一种抗议,这也是一种纪念。
    腊月初五,是辛辛苦苦做了一年,还没拿到钱的人们的真正的“劫日”。不知道今天过这个“劫”的人多不多。
    熬过了今天,你就是没被饿死的幸存者。
    吃了五豆粥,来年大丰收!也只能这样阿Q了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