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董卓的优选策略
袁绍等关东诸侯兴兵来打, 董卓不可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给他们打, 那么, 董卓是怎样应对的呢?
他总共只有3种选择:
攻、守、退。
1. 攻。主动出击, 采用粗暴的手法猛打火拼, 或是采用柔和的手法离间瓦解, 或是其他办法。总之,
攻只有一个目的: 彻底打垮关东联军, 使关东的7个州真正成为自己的地盘。
2. 守。被动防御, 守住关东联军的进攻, 使他们攻不破。守住后的效果为:
董卓占据西边的凉州这一大块地盘和中间的司隶这一小块地盘, 关东联军占据东边的7个州(这7个州的地盘都不大)。双方互不能胜,
各占一半天地。
3. 退。主动或被动撤退, 放弃司隶, 退回到凉州老巢去。退守的效果为:
董卓占据西边的凉州这一大块地盘, 关东联军占据中间的司隶和东边的7个州。双方各占一半, 董卓占小头,
关东联军占大头。
这三个选择中, 攻, 是首选, 因为进攻有可能导致结果为增值,
而其他两个选择则不能。
18路关东联军中,各路兵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总共大概40万人是有的。董卓京中的兵马大概是20几万, 处于弱势,
一交战就折了猛将华雄, 吕布纵英雄, 但被一伙人围着打, 最多也只够保个本。
凡是属于双方对抗性的博弈, 往往是实力在起主要作用, 智慧起到的作用相对要少些, 而运气起到的作用就更少了。
董卓采用强攻,
根本攻不进去。来硬的不行, 就来软的, 采用离间瓦解之术, 拉拢联军中最前面最勇猛的孙坚, 但是, 孙坚不买帐,
董卓瓦解不了。
因此,
处于弱势的董卓, 没有条件实施最优选的策略, 进攻无法取胜。那么, 他其实只有两个选择了: 防守司隶,
或是退守凉州。
防守司隶,
20几万人未必守得住40万人的进攻, 这也不好。如果把他老巢凉州的20几万大军都调过来,
应该是可以守得住的。问题是凉州的大军主要是用来防御境外胡人的, 暂时挪用一下估计还是可以, 但绝不能抽过来长期驻守司隶。否则,
就等于是放弃了凉州。
既然不方便把凉州的20几万人调过来, 那么, 把司隶的20几万人调过去, 可不可以呢? 这个选择应该是可以的。放弃司隶这块小地方,
总比放弃凉州老巢大地方要好。
所以,
董卓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 迁都。把京城从洛阳搬到长安, 皇帝、大臣、官员都强行搬过来。也就是退出司隶,
牢守凉州。
这是董卓在两个可以挑选的劣势选择中, 做出的较为优选的决策。
注意: 董卓集中两处兵马(约有四、五十万), 在选择是守司隶还是守凉州的问题上,
选择守凉州是优选方案。这个是可以肯定的, 应该没有什么争议。而有争议的是: 如果董卓集中全部兵力, 猛烈进攻关东联军,
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这个才是最优选的策略! 因为集中兵力后, 并不比关东联军弱, 甚至要强, 再者, 只有进攻才有可能导致增值, 带来收益,
而无论防守何处, 都不会增值, 最多是保本。
那么,
董卓为什么不选择这一更具优势的方案呢? 这是因为:
选择进攻,
成本太高, 董卓必须押上全部家当来下注, 而进攻后的变数总是胜败各占一半, 胜则独霸天下, 败则倾家荡产。也就是说,
这个优选策略可能导致董卓要么获得100%的利润, 要么一切归为0, 出现两个极端。
如果选择防守,
那么可以确定: 已得的这部分利润, 是完全守得住的, 虽得不到100%, 但也不至于变成0。
关东联军需要获得收益, 董卓同样也需要获得收益。关东联军若不打董卓就不可能产生收益, 而董卓不打关东联军,
则还有别的办法产生收益。这就要考虑到皇帝的收入了。因为皇帝的收入已经变相的成为董卓的了。董卓手里多了这张牌。
皇帝主要有两项收入: 一是全国各地的税收要上缴进贡给皇帝, 二是卖官的钱, 每个职务按大小论价, 这个是皇帝的私房钱,
从汉灵帝开始的, 即卖官粥爵,
这在当时是合理的。
现在,
这两项主要的收入(或另有其他收入)当然是由董卓代皇帝收管的, 只要皇帝在自己手里,
他就有权向大家收这个钱。
东方的7个州虽然乱了, 但在程序上还是免不了的, 由于这个钱是交给皇帝的, 所以必须按时交纳。因为大家反的是董老头子,
不是反皇帝。
但这个钱一交上去, 就又到了董老头子手里, 所以很矛盾, 于是, 大家渐渐地, 开始学会赊帐了,
口头上还是承认给, 就是拖欠着不拿出来。
下面南方的四个大州并没有乱, 当然是会定期按合同交钱的。
总之,
只要皇帝在董老头子手里, 董老头子就赚大了, 这个利益要远比拿家当去跟人家拼命划算,
无非是减少了东部几个州的收入而已。
因此,
董老头子不与关东联军火拼(防守), 他的较高收益是有保障的。如果火拼了(进攻), 就是两种结局: 一是比原先增加一些,
一是全部输个精光。
董老头子不愿意冒险, 保守地选择了防守, 这是相对理性、稳健的做法。
但也从侧面暴露出董老头子这个人: 缺乏一统江山的英雄豪气, 不敢像历代开国皇帝那样孤注一掷, 做亡命之徒。董老头子攒了不少的钱,
说过这样一句名言: 事成, 则雄据天下, 不成, 守此亦足以毕老。
都安排的好好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