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江流僧复仇报本
唐僧是刘洪与温娇所生, 那么,
刘洪又怎么会要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不会, 绝对不会! 刘洪打杀陈光蕊与家僮是何等的利索,
难道要杀一个婴儿还不简单吗?
我们来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幸喜次早刘洪忽有紧急公事远出。小姐暗思:此子若待贼人回来,性命休矣!不如及早抛弃江中,听其生死。
看到没有?
是小姐做的这个弃婴决定。各位女士先生们啊,
凭良心说, 把自己的孩子抛弃江中,听其生死,
还有没有这个婴儿活的命?!
如果她是真的指望“有人救得,收养此子”,她干吗不放到街上人多的地方去?
她怕刘洪谋害此子, 性命休矣, 难道她丢弃江中,
听其生死, 不一样也是性命休矣!甚至死的还快些!
要是真的是刘洪要谋害此子,
那她可以求得了这个情, 反正我已经顺了你,
你就饶这孩子一命吧,
总要比丢江里好得多!
可她是背着刘洪去的, 为什么要背着刘洪呢?
因为刘洪若知道了,
绝对不会允许她这样做!
那么,
我们的温娇小姐为什么要抛弃自己的孩子呢?
因为在唐僧出世的时候, 南极星君告诉她: “此子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就是告诉她,
你的儿子不会死的, 将来还很不一般。“汝可用心保护。”可她并没有用心保护,
而是往江里扔,
往江里扔就是要他死!
为什么要他死? 就是因为南极星君说: “汝夫已得龙王相救,日后夫妻相会,子母团圆,雪冤报仇有日也。”听到这番话,
小姐的反应很不正常,
居然是“无计可施。”
此子留下是个祸根!
将来必然要来找她和刘洪报仇。所以,
温娇小姐做出了一个很艰难的抉择: 背着刘洪,
弃婴江中!
当然,
出于母性的本能,
小姐还是希望他有活命的一丝希望。
唐僧被丢到江里, 也算是命大,
被金山寺一个叫做法明的和尚拣到了,慌忙救起,
见了怀中血书,方知来历。取个乳名,叫做江流,托人抚养。血书紧紧收藏。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这个老和尚的行为实在是叫人费解。
1.
既然见了血书,方知来历。他就应该拿血书去京城告状,
或是去找丞相报信, 然而, 这个和尚什么也没做,
并没有去声张正义,
竟将血书紧紧收藏。难道他怕惹事吗?
2.
如果说这个和尚是因为怕惹事, 才不去报案,
不去声张正义, (这个也能理解),
但是后来怎么又拿出血书唆使怂恿玄奘去复仇?
很显然, 这个和尚根本就不怕惹事!
老和尚前后的矛盾行为, 暴露出一个问题:
他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
就是为了得到一个像唐僧这样经历曲折的小和尚!
你看:
当江流一十八岁的时候,
这个老和尚竟然自作主张的给他削发为僧,
并取法名为玄奘,而玄奘自己也很感动地说:“此身若非师父捞救抚养,安有今日?容弟子去寻见母亲,然后头顶香盆,重建殿宇,报答师父之深恩也!”
老和尚乘机再进一步教他如何见母, 如何复仇,
他在见到母亲后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也不是自幼出家,我也不是中年出家,我说起来,冤有天来大,仇有海样深!我父被人谋死,我母亲被贼人占了。我师父法明长老教我在江州衙内寻取母亲。”
一口气说出来的啊! 不需要试探, 不需要考证,
说的清清楚楚。
温娇小姐倒吸一口凉气,
这复仇的终还是来了。
小姐自见儿子之后的表现是:
心内一忧一喜, 喜, 当然是儿子还活着, 忧呢?
当然是她和刘洪的缘分就要走到尽头了。
小姐问:“有何凭据?”玄奘道:“血书为证!”
小姐在看了这个血书之后, 转变是非常大的,
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叫玄奘去京城外公家报信来捉拿贼人。
因为她知道末日已经来临。瞒不住了。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血书!小姐当年写的血书一定不是真正的实情,
而现在玄奘拿出的血书却是分明写着真实的情况!
否则, 小姐的转变不至于如此之大!
最后是结果是: 玄奘去京城外公家报信, 捉了刘洪,
拿到江边, 活生生的剜取了刘洪的心肝!
这个故事,
如果你仅仅只把他当中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来理解,
就还是没有看出问题来, 这个故事真正想说的是:
唐僧亲手杀掉了自己的亲身父亲,
逼死了自己的亲身母亲!
刘洪被捉的时候,
丞相请小姐出来相见。小姐羞见父亲,就要自缢。玄奘急急将母解救道:“儿与外公,统兵至此,与父报仇。今日贼已擒捉,母亲何故反要寻死?”
玄奘啊, 他当然不能理解。
后来,
龙王送陈光蕊还魂复活,一家人应该算是团圆了,
可温娇小姐还是自尽了!
为什么会是这种结局?
因为温娇小姐对父亲说过这样一句话:“吾闻妇人从一而终。”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
我相信温娇小姐说的是真的。
何况光蕊还魂复活后也说过:“更不想你生下这儿子。”
-----------------------------
------------------------------
谢谢各位朋友光临指导!
明天尽量早点发上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