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唐僧的父母亲
《陈光蕊赴任逢灾》这一回,
疑点多多,
迷雾重重, 可不太好读噢。然此篇正是作者立意高远之处,
读懂了, 方能明白何为“造化”,读不懂,
《西游记》就只能是儿童故事。
陈光蕊(唐僧的父亲)考上状元,遇小姐殷温娇(唐僧的母亲)抛打绣球招亲,得以与丞相之女成亲。
陈光蕊赴任江州,从丞相府出发,竟无人伴随,仅带一家僮,到洪江渡口,艄公刘洪、李彪见色起意,
杀了陈光蕊和家僮,逼小姐顺从。小姐寻思无计,只得顺了刘洪,更离谱的是刘洪穿了光蕊衣冠,带了官凭文书,同小姐往江州上任去了。
刘洪一水贼,居然敢冒充朝廷命官,还带着个活证人,小姐不揭穿杀夫凶手还在等什么?她可能担心怀着的孩子有危险,孩子(即后来的唐僧)生下后,
顺水放走, 由老和尚收养,
她完全可以报案,却为何仍不作声?
更离奇的是, 刘洪竟冒充了十八年没被发觉!女儿出嫁后没回过娘家,
也无书信来往!这十八年中,小姐和杀夫凶手夜夜同床共眠,
简直叫人无法想像!
后来儿子陈玄奘年满十八岁后到京城报信,丞相居然发六万御林军来捉!
陈光蕊复活后, 一家团圆,
小姐竟然又从容自尽了!
着实叫人费解啊!
于是, 就有人说, 这一篇是《西游记》最大的一处败笔。最不合理,
甚为荒诞!犯了写小说不可犯的错误,这些漏洞作者能回答得了吗?作者吴承恩在处理这段故事时的拙劣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臭!
恰恰说错了,
吴老先生绝不至于犯如此低级的逻辑错误,
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写很荒诞吗!
还留下把柄给你来说! 既然他这样写了,
就是另有深意的,
这正是吴老先生的高明之处!
看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答案是: 这一切的一切,
都是菩萨安排好了的。
这个答案, 你满意不? 先莫要笑我,
真相就是这样的!
什么?
你觉得这个答案很无聊? 那好,
让我们一起来细细推论:
首先,
这段故事里的疑点很多, 可你知不知道, 疑点越多,
线索就越多, 所以,任何一个疑点都不能放过,
这些看似矛盾的表象背后,
一定有着一个统一的载体。
故事的结局是: 玄奘十八岁后到京城报信,
捉了杀父仇人, 拿到江边渡口祭奠,活剜了刘洪心肝。龙王送光蕊还魂复活,
一家团圆, 后来殷小姐毕竟从容自尽了。
凡是结果, 就具有确定性,
唯一性。故事既然是以这种结局来结束的, 那么,
我们可以说故事发展中的任何过程都是为了导致出这样一种结局而设计的。
这个结果中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 为什么要等到十八年后,
玄奘到京城报了信, 才能复仇?
难道小姐就不能复仇吗?
如果小姐可以自己复仇, 那么,
小姐可以采取至少以下4种办法:
1.
写信给父母。
2.
找一个与凶手不和的官吏说。
凶手并未时时不离她身边,也未将她禁锢,她完全有行动自由,
而且凶手还是经常外出办公。这两条她完全做的到。
3.
夜里睡着了下手。
4.
饭菜里投毒。
这两条更容易做到,
但温娇小姐一条也没有采用。
温娇小姐完全有能力有条件自行复仇,
但是她没有复仇。那么, 很明显,
这个故事一开始就是设计的是:
这个“血海深仇”,就是专门留给儿子玄奘长大了来报的,
而不是给她来报的。
那么,
又有新的问题:
这个“血海深仇”,不让温娇小姐自己报,
这可能吗?
这个思想工作做的通吗?温娇小姐每天面对着这个杀夫仇人她会怎么想? 白天的要伺候他吃,
天黑了还要陪他睡,
她就这么眼睛一闭, 天天忍着紧他折腾啊? 还要忍一十八年,
我们的温娇小姐她受的了么?!
如果她无法忍受, 那么,
她绝对会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1.干掉凶手。 或是
2.干掉自己。
可是,
无论是干掉凶手还是干掉自己,
都会导致玄奘长大了不能报仇。因此,
要使玄奘长大了能亲自报仇,
我们的温娇小姐她既不能干掉凶手也不能干掉自己。
那么,
究竟怎样才能让温娇小姐既不干掉凶手也不干掉自己,
并且心甘情愿地陪着杀夫仇人睡上六千五百七十个夜晚呢?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