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组图)

(2012-10-16 00:07:24)
标签:

走中国【39】

边走边拍

文化苦旅

听涛原创

旅游

分类: 走遍中国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1:

http://s11/mw690/51c649f2xcc19cba1c9ba&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2:

http://s4/mw690/51c649f2xcc19caf1f2a3&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3:
http://s11/mw690/51c649f2xcc19cc44572a&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

                              

我来到 你的城市 走过你来时的路
想像着 没我的日子 你是怎样的孤独

拿着你 给的照片 熟悉的那一条街
只是没了你的画面 我们回不到那天

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
在街角的咖啡店
我会带着笑脸 挥手寒暄
和你 坐着聊聊天
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
看看你最近改变
不再去说从前 只是寒暄
对你说一句 只是说一句
好久不见

拿着你 给的照片 熟悉的那一条街
只是没了你的画面 我们回不到那天

    很喜欢歌手陈奕迅演唱的歌曲《好久不见》。听涛是先知晓《好久不见》,后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研究所的施立老师。施立老师任职过多家主流唱片公司如:EMI、SonyBMG、福茂…,他的歌词文笔细腻,感情丰富,多年来写过很多走红的歌曲,如:刘若英的《成全》、杨乃文的《祝我幸福》、张韶涵的《欧若拉》、王力宏的《Julia》、张惠妹的《也许明天》……而听涛最喜欢的则是施立老师的名作——陈奕迅的《好久不见》。

    游西湖很适合歌曲《好久不见》表达的那种心境……爱好文学与音乐的我,耳畔时常萦绕着陈奕迅的这首《好久不见》,不是吗,令我日思夜寐的美人便是映入眼帘的——西湖。

    到杭州的时间原计划在22时许,由于工作非常顺利,挤出来一些时间,当我乘坐的列车停在杭州火车站时我竟然发现比原先的计划足足提前了五个小时。

    我终于又一次来到了杭州,而且天气还出乎意外的明媚。远远地便见到了Z君站在出站口的广告牌下,正在向我频频招手。

    感谢Z君的精心策划,使听涛在短短半天里游览了西湖最经典的风景。

    西湖像是一幅秀美、飘逸、典雅的山水画——使我陶醉;西泠印社则像是打在这幅山水画上的一枚印章——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记。如果少了这枚印章,这幅山水画就不够完美。印章“打”在西湖的孤山南麓,西泠桥畔,正是适得其宜,是初创者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的安排,令人感慨。

    西泠印社又像是蒙了厚厚一层烟尘的典籍,一位位先贤圣哲,一个个传奇故事,一件件国粹遗存,在人们眼前闪耀,在人们心头震荡。我在惊呼、赞叹、感慨之中,似乎又增长了几分智慧,而对印社的崇仰之情,也更清晰地留在了记忆之中……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4:
http://s2/mw690/51c649f2xcc19cd0ffde1&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5:
http://s6/mw690/51c649f2xcc19cde04875&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6:
http://s11/mw690/51c649f2x7acf6175fc7a&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7:
http://s3/mw690/51c649f2xcc19cf610f02&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8:
http://s12/mw690/51c649f2xcc19d0058c6b&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9:
http://s5/mw690/51c649f2xcc19d0b55e04&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10:
http://s9/mw690/51c649f2xcc19d183d348&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11:
http://s1/mw690/51c649f2xcc19d2268bc0&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12:
http://s16/mw690/51c649f2xcc19d2dd34df&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13:
http://s16/mw690/51c649f2xcc19d3b4d36f&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14:
http://s6/mw690/51c649f2xcc19d547b495&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15:
http://s12/mw690/51c649f2xcc19d606e67b&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16:
http://s6/mw690/51c649f2xcc19d6afe2d5&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17:
http://s14/mw690/51c649f2xcc19d756aa4d&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18:
http://s13/mw690/51c649f2xcc19d82db87c&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19:
http://s14/mw690/51c649f2xcc19d8b5b09d&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20:
http://s8/mw690/51c649f2xcc19dd002617&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21:
http://s16/mw690/51c649f2xcc19ddc1c7ff&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22:
http://s7/mw690/51c649f2x7acf630e46f6&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23:
http://s14/mw690/51c649f2xcc19df5d16dd&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24:
http://s14/mw690/51c649f2xcc19e0506d8d&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25:
http://s3/mw690/51c649f2xcc19e10ef5e2&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26:
http://s3/mw690/51c649f2xcc19e1cdca72&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27:
http://s13/mw690/51c649f2xcc19e29ba24c&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28:
http://s13/mw690/51c649f2xcc19e36e14dc&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29:
http://s15/mw690/51c649f2xcc19e44f091e&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30:

http://s7/mw690/51c649f2xcc19e531abe6&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31:
http://s3/mw690/51c649f2xcc19e6006562&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32:
http://s3/mw690/51c649f2xcc19e6c09512&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33:
http://s2/mw690/51c649f2xcc19e799a021&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34:
http://s6/mw690/51c649f2xcc19e84fd8e5&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35:
http://s2/mw690/51c649f2xcc19e8e06511&690

 

 

↓游览西湖胜景,漫步西泠印社P36:
http://s6/mw690/51c649f2xcc19fee82af5&690
                                                      ↑:听涛在杭州西湖

 

   

    【相关链接】: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南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占地面积7088.8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49.77平方米。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西泠印社还建有一座华严经塔,这座玲珑精巧的石塔是西泠社友中的一位和尚于1924年筹建的。塔平面为八角形,共十一级。第一级刻有华严经,二、三级刻有金刚经,上面八级和塔顶部分雕有佛像,底座周围也有刻像,精美生动。  

    西泠印社居山而建,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各具特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致互相映衬,构思布局极为精巧。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  

    1913年,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受西泠印社影响,河井荃庐、长尾甲等海外社员把源自中华的金石篆刻艺术带回国内,在日本、韩国创立了全国性的篆刻创作与研究团体。西泠印社促成、推动了周边汉字文化圈内篆刻创作与研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  

  1949年,西泠印社收归国有。1979年后,社团活动步入正轨,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文化影响扩大,规模空前繁荣。2003年西泠印社创社百年华诞,109个海内外印学社团汇聚孤山,共襄盛典。  

    西泠印社历任社长为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现任社长为国学大师饶宗颐。截至2005年底,西泠印社拥有社员313人,分布于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捷克、加拿大等国家。每年固定在清明、重阳前后举办雅集,以孤山社址为核心,公祭印学先贤,举办社员作品和藏品展览,开展鉴赏研讨等活动,诗词吟咏、笔墨酬唱、赏鉴珍藏,延续了传统文人结社的聚会方式。每年还不定期邀集外地社员赴杭研究印学、商讨社务、观赏藏品,开展篆刻书画创作和展览交流活动,编辑出版金石书画出版物。西泠印社逢五、逢十周年庆典时,还汇聚海内外印学同道,举行大型纪念活动。  

    2001年06月25日,西泠印社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一步确立了西泠印社作为篆刻传承代表组织和国际印学中心的地位。   

感谢隔山唱歌先生精彩诗评! 

http://portrait2/1320011505/blog/50

隔山唱歌

漫步西泠坠画卷
添为风景未觉然
幽深曲折浓荫处
恍惚如梦又如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