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去至相寺的路上还未到天子峪口,远远地就看见一颗大树高耸于房屋之上,甚为壮观。循着树来到一座小庙前,小庙很不起眼,四周围墙以泥巴泥墙,就像一户农家小院。

然而望着这颗巨大的古树,隐隐感觉这座小庙宇并不寻常。进入庙内看了一方简介,才知道这座小庙叫百塔寺,庙内这颗古树是一株千年银杏树。
原来百塔寺是三阶教祖庭,有着不平凡的历史。三阶教创始人信行法师圆寂后就葬于天子峪口,后三阶教众徒圆寂后也纷纷葬于信行法师周围,一时间曾是石塔林立,被称为百塔寺。
百塔寺始建于西晋太康二年,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历史了。在唐代盛极一时,历代名人多有访游,曾有“走马关山门”之誉,可见规模巨大。东晋王羲之曾在此书写《心经》石碑,现存于西安碑林,北宋苏轼也曾在此庙中夜宿。后历经战火,庙宇渐渐毁坏,唯有隋时栽植的这颗银杏树长青不老,记载着曾经的繁华。
从唯一的一间大雄宝殿一侧进到后院,可以完整地欣赏了这颗老银杏树,树高约30余米,树围竟有18米之粗,树冠有100多平方米之大,树冠覆盖了半个寺院,数里之内皆可看到。
树下面有一铜牌,上书“中华第一银杏树”,已有1500多岁了,银杏树历尽千年风霜,依然枝叶茂盛,长势健旺,比我在观音禅寺见过那颗银杏树还年长100多岁,而这颗银杏树更有王者气势。
民国初年,该寺残墟犹存,规模已大不如前。国民党黄埔军校第七分校为了修建营房,拆庙伐树毁像,使寺院一切荡然无存。
当地民间流传有顺口溜曰:“第七分校,不干正道;白天睡觉,黑夜拆庙;不要砖瓦,单要木料。”反映出老百姓对毁庙之深恶痛绝。令人惋惜地是院内外的四株古唐槐被毁,在当地群众的极力保护下,大殿后的银杏树侥幸生存。
它不但是三阶教兴衰的活见证,也是当地老百姓心中的神树,所以无论寺庙多么荒凉破败,这株老银杏树依然受到人们的鼎礼膜拜。
好在还有一株银杏树,这一千五百年来百塔寺的人事变迁,荣华衰败,银杏树都经历了,也记下了。但是,银杏不言,过去如此,现在如此,以后依然如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