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就听说开封的铁塔,建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差不多有一千年的历史了,塔体非常坚固,历经水患,地震等灾害,至今仍然屹立。1938年日本鬼子侵华时,用大炮轰都没轰倒。1654年秋天,开封“北门外大风雨,车辆,石碓等随风飘起,坠四五里外”,铁塔却安然不动。这使我对这座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的开封名塔更加神往,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一下车,就远远地看见铁塔在阳光下巍然屹立,共有十三层,约55米高,颇具气派。

走近看时,通体遍砌彩色琉璃砖,这让我很是意外,原来这并不是想象中名副其实的铁塔,只是其外表全以褐色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色,加之本身坚固异常,犹如铁铸,故称之为“铁塔”。再回想起之前听说的铁塔种种经历,不禁为古代卓绝的建筑艺术称绝。铁塔砖面饰以栩栩如生的飞天,麒麟,伎乐等数十种图案,雕刻精细,惟妙惟肖。



在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名叫“接引殿”





遥望铁塔

接引殿

接引殿内矗立着一尊高大慈悲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俗称接引佛。是宋元时期用全铜铸造的,
身高5.4米,重12吨,赤足站立,胸前铸有象征吉祥的万字符号。穿有山水云朵花纹的袈裟法衣。

佛像周围的殿壁上绘制有大型壁画“ 西天极乐世界图”上有佛像七十多樽,图中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婀娜多姿的彩女,舞姿轻盈的飞天,锦衣广带,彩绦飘飞,笙箫婉转,鹤舞鹿鸣,一派温馨的天国景象。

接引殿周围由二十四根大柱支撑,青石栏杆,望柱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九十六只小狮子。

铁塔旁边有一个湖,名曰铁塔湖。

湖的西北岸,是高僧释净严法师的灵骨安存处。释净严是铁塔寺的最后守望者。在开封沦陷初期,他利用佛教的特殊地位,在铁塔、白衣殿、贤人巷、女众林等地建立了5处难民收容所,共收容难民两千余人。1941年到1942年间,可怕的天花在开封流行,其时又遇上干旱无雨、飞蝗遮日的灾年。在饥饿和瘟疫的双重夹击下,开封城民不聊生。好心肠的释净严法师和其他佛教界人士北上北京、东至上海,四处化缘求助。在他们的努力下,一箱箱药材、一担担粮食运到了开封,但杯水车薪实在无法普度众生。净严法师情急之下,奔走于开封的医师和商人之间寻觅良策。在医师和商人的帮助下,释净严法师用粮食和中药配制出一种药丸,起名为“补饥丸”。两年中,净严法师一共制作出50万个“补饥丸”发放给开封民众。

在铁塔东侧的这座老式青砖房,便是净严法师创立的佛学院的旧址,那时为穷人家孩子
开设的学校叫佛光小学,现在是一个纯粹的工艺品商店。
释净严的慈悲,既来自他佛门高僧的身份,也来自天性的善良。今天,这青色的净严法师灵塔隐藏在一片树林之中,它依然孤单寂寞,没有多少人注意它。即便有人好奇地去塔边看一眼,也可能会忽略塔主人曾经的慈悲和善举。



铁塔湖西岸的汴梁古城墙









对于这铁色的琉璃塔,虽然我无法说透它,无法恰当地表述它,我试图贴近它、亲近它,
因为我相信,它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