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堰塞湖爆破泄洪前,完成石板沟堰塞湖上游动物尸体消毒工作”,驻守在青川县的陕西省抗震救灾防疫队第二分队——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队接到这个艰巨的任务立即开始各项准备工作。脚踩着人畜腐臭的尸体、背着20多公斤的消毒器械在山坡上攀行消毒,队员们在石板沟堰塞湖消毒中经历了注定不平凡时刻……
接受任务准备消毒器械
6月9日8:33分,陕西省抗震救灾防疫队第二分队接到指令,要求对石板沟堰塞湖上游动物尸体进行消毒,所有消毒工作必须在下午4点爆破泻洪之前完成。队员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开始紧张进行消毒器械药品的准备。侯铁军和万鹏用洗涤剂细致地洗净了所有队员的靴子,其余队员各自检查着自己装备:防化服、手套、口罩、防护眼镜,测试消毒喷雾器的压力、效果和滴漏。
10点10分,队员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堰塞湖消毒方案。考虑河岸全部是松散体,地震造成严重河堤裂隙和断损,近日长时间雨水浸泡,岸基不断垮塌,非常危险,最终他们选择先坐车靠近东河口堰塞湖,再乘冲锋舟穿过湖区,步行一段毁损泥泞道路,到达目的地石板沟堰塞湖,并最终决定成立由陕西省抗震救灾防疫队第二分队队长李恒新任总指挥的尖兵队。
冲破阻碍到达目的地
中午1
2:30分,尖兵队队员们携带喷雾器、过氧乙酸、漂白粉,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等消毒器械、药物和个人防护装备乘车出发。他们沿青竹河上行,通过武警检查站,约20分钟到达东河口。这里山体崩裂,没有道路,汽车已无法前行,原来的稻田、村舍已被崩裂的山体、岩石所覆盖,现在已经看不见任何人们生存过的痕迹。队员们听老乡讲,这个村有3个社,在5.12大地震中,400余人死亡。队员下了车,继续前行。
1:20分,尖兵队6名队员登上冲锋舟前进。曾经繁华熙攘的东河口就在舟下数米处,不远处倔强挺立的小学国旗仿佛告诉我们这次地震的惨烈,高压电线在水中时隐时现,川北悬棺的洞穴在队员们左右静静述说着悠久的巴山文明。大家唏嘘灾难的恐惧、文明的顽强。10分钟后,队员们在一段突出水面,残留的山间公路旁停靠。面前已经没有清晰的道路,柏油、路基、黄土、岩石和滑坡充满路面,地震使得这段道路像一段皱折的麻花。队员们像刚刚学会走路孩童,跌跌撞撞艰难行进着,最可怕的是由于长期湖水和雨水的浸泡,部分路段泥泞不堪,踏错一步,后果不堪设想。一路上各种动物尸体腐败后恶臭味不断袭来,队员们胃里翻江倒海。20分钟后,队员们到达目的地石板沟堰塞湖。
顶着恶臭烈日坡间爬行消毒
石板沟三个社被巨大滑坡体掩埋,凌乱散落在山石间的被褥、童鞋、书包等述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惊心动魄,队员们看着这一切心中一紧。站在坝上,队员们研究湖区地形,发现坝顶距离水面有近100米,下游水流太湍急,四处沼泽无法靠近,大家决定从坝体正面冒险取水制作消毒液。踏着松散岩石和碎石,达到取水点后,队员们立刻开始紧张配液。穿戴好防护服、背上喷雾器,队员们发现一只腐化的狗尸体,完成对其的消毒后,他们再次背着20多公斤的消毒喷雾器艰难攀上坝体顶部,兵分两路,一路消毒倒塌村庄,一路沿上坝寻着腐臭味去消毒。
脚下是掩埋的村庄,家具、被褥、各种生活工作用具和周围岩石被地震混杂掺拌着,随处可见深不见底的地面裂隙。当队员们爬上一段3米左右滑坡体后,坡体侧面约2平方米密密麻麻铺着一层黑色苍蝇,浓烈的臭味透过厚厚的口罩袭来,一些队员忍不住转身即吐了出来。结合地势和风向,队员们已经没有办法在上风口消杀,杨卫东、董晨阳等队员不顾个人危险,立即顺着山势攀扶着树枝、岩石和草根消毒,滑倒了再爬起来,有时得踩着动物尸体才能到达另一处消毒点,戴上两层口罩也阻挡不住恶臭扑鼻,有些队员刚吐完,转身又吐了起来,但是仍旧要顶着烈日喷洒消毒液和漂白粉。
就这样,在近两个小时工作中,队员们在坝体处理了人畜尸体20多具,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汗水灌满了防护眼镜,整个防护服被打湿,靴子里面的双脚也被汗水浸泡着,脱下防护服时手套、靴子中的汗水都可以倒出来。
忙碌完毕后,李恒新队长提议为逝者默哀,正在默哀时,天空突然飘起了雨滴,队员内心沉重,这是上苍为不幸罹难的乡亲同胞们鞠上的一捧清凉眼泪,是对所有因地震罹难的兄弟姐妹祭奠。

东河口地震后全貌

李恒新队长再次检查队员行装

淹没的教室屋顶和飘扬的国旗
屋顶、滑坡、湖面和青山

堰塞湖遇险的挖掘机

震后童鞋、屋梁、岩石

震中课本、衣物

震中日记
冒险在湖面配置消毒液
身背20公斤的消毒液行进在泥泞的滑坡体上

尸
蛹

队员跌倒了再爬起来

蓝天、白云、峭壁和队员消毒的英姿
在悬空屋顶消毒
全体队员为遇难者默哀
下午3点45分,全体防疫队员安全返回驻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