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豫华行为艺术《输液中的状态》

(2013-02-03 11:19:12)
标签:

刘豫华

输液状态

行为艺术

文化

分类: 影闻
http://s4/mw690/51c56c1fgd4c977bce963&690

阵痛●折腾出的病房气味及转折隐喻

——刘豫华行为艺术《输液中的状态》质疑

                                            张雅楠

引子:

        热衷于玩当代的艺术家是个什么样的德性呢?在审视和推敲如何评价这个事件的过程之后,我以女性的敏感鉴别出一个日常道理,就是在病痛面前,是无法分别性别的,而其后,则未必相同了。这就是刘豫华的行为,引发本文的所以然。

http://s15/mw690/51c56c1fgd4c97e55f30e&690

http://s4/mw690/51c56c1fgd4c97f6d48c3&690

http://s16/mw690/51c56c1fgd4c9810b465f&690

http://s6/mw690/51c56c1fgd4c981b12065&690

http://s12/mw690/51c56c1fgd4c982b73c3b&690

http://s2/mw690/51c56c1fgd4c98344e171&690

http://s16/mw690/51c56c1fgd4c9839f486f&690

http://s6/mw690/51c56c1fgd4c98677bed5&690                             很认真的小护士侯雨研(巧遇的老乡),看上去像个童工

http://s4/mw690/51c56c1fgd4c9874c5f23&690

http://s8/mw690/51c56c1fgd4c98813c7b7&690

http://s15/mw690/51c56c1fgd4c9899cdf3e&690

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的行为艺术,通常被解释为如下所指,即是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当下某些玩“当代”的中国行为艺术家,玩得更是五花八门,装置、行为、影像形形色色一大堆。精美的包装,高级的材料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居然以残酷的苦肉计行之,把所谓行为艺术弄得可谓琳琅满目,狂秀其极端行为,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粗暴气势,否则你就不配是“当代艺术家”。我把以上现象看作是带病的世界之疼痛表征,当然许多作品皆是选择面对社会的外化为主要呻吟或者“粗口”之作。以画水墨蚂蚁成名于美术界,并且另有许多以蚂蚁为媒介进行行为艺术创作的青年艺术家刘豫华,最近又有一次与前述“当代艺术家”大不相同的行为艺术“创作”,说是“创作”不如说是生命或者个体肉身的突发异常事故在弄人,其结果却引来意外的艺术体验。

当本文作者初步整理这个新鲜出炉的文本的时候,我与刘豫华产生了“异见”之争,他打算把这个行为艺术给定如是称谓:“输液中的状态”,并且固执地认为这个应该是反行为艺术的一种尝试。在审视和推敲如何评价这个事件的过程之后,我以女性的敏感鉴别出一个日常道理,就是在病痛面前,是无法分别性别的,当人类遭遇病魔的纠缠时,尤其是生命受到疼痛的威胁时,男女都一样,只有病痛稍嫌见轻,性别才会出现意志不同的性别之反映,比如其后,患者刘豫华会想到要家人拿来照相机,在人家医院里的人不同意的时候,偷偷进行影像拍摄的小动作,就是因为有此表现,我才与刘豫华不乐意同一个调调,在必须予以说理的当前,则另有看法,因为我更看中那些爆发其中的有趣而又怪异的病房气味和发现与被窥探的细节,隐藏在过程中的“病人+艺术家+记录者”变故的发生。不妨先把档案笔录在此,你就会从我的记述之中慢慢体验出一种特别特的有趣的好玩的意思来了:

时间:201212281925分,刘豫华被一辆120急救车送进病房。注意,在此作为医疗和医护的医生及护士眼中,能够在他们的视野中“大爷”一样躺着的不是什么艺术家,病签上赫然登记的是患者:刘豫华

地点:社区急救中心。注意,如果是事先策划并事先张扬的行为艺术表演,其海报上应该写作:现场。而这里是真实的病房,并且是床位十分紧张的特护病房,潜台词还要加上,出院之时,患者刘豫华需要支付花费不菲的医疗与住院费用。

真实档案材料:病例一份。诊断书一份。医疗方案或者药方一张。注意,还有偷拍的病房实录照片N多张。前者,是每一个患者必不可少的医治记录材料,而后者,那个照片,就不是每个住院的病人会有的了,这就是一场患者住院的历史被主角偷梁换柱为一场行为艺术的解码了。那么,主角是谁呢?

主角:刘豫华,身份:患者+行为艺术家+本文被记录的当事人。注意,这里特别要搞明白时间发展的顺序了,否则,真实会遭到质疑。当你注意到这个记录发展的过程,才会搞懂一场与预先策划的行为艺术完全不同的真实事件的意外转换,之后被转述成为的“行为艺术”,因为身份发生了改变,哲学地分析,就是因为意志的转换导致的身份转折,我想,这就是“被”创作为刘豫华行为艺术——“输液中的状态”的思考价值。

时间:2012122819时开始连续三天半,注意,这个时间与第一个时间的性质或者事件属性发生了变化,因为这个时间是在刘豫华不太在乎或者聚焦于病痛的折磨,转而意识到某种生命体验应该被记录的时候,授意家人拿来照相机对着病床上的他开始拍照的时刻,变化,就在这一刻开始。

图像:除了患者被病痛折磨的呻吟, 救护车惊心的疾鸣之外,观者通过这组照片可以看到刘豫华的如此动作,艰难的翻身,扭转病体时的痛苦,输液时的凝视,服药后的沉睡,一个带有药味的空间,甚至医院长廊另一端被推进太平间刚刚病故的不幸者的影子,当然,这就应该是图像中病房的诡异影调给予解读者的提示了。

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呢?因为刘豫华给这个影像派上了“输液中的状态”命名,输液链接着生命的走向,健康的康复,或者死亡。很庆幸,刘豫华获得了前者,我的祝愿就是刘豫华保持健康并且保持艺术的敏感。从这个角度或者意义上来说,我认同行为艺术是以一定的时间延续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

也有悖论的留存:

很难想象他在当时由于突发的急性病痛,连起身都难以完成,更难以站立的状况下,却在被急救中心120救护车拉走的同时,居然还会想着带着相机,为完成这件真实的作品的记录,等待这种“生命痛苦挣扎并获得喜悦的行为艺术”到来的可能。这样想太乱了吧?是的,我感到逻辑和语序会有点儿乱了,设计或者策划出的行为艺术表演要乱了,究竟是真正的患者,还是自己的病痛挣扎的记录者,当死亡的气息开始“雾霾”人类呼吸的空间时,应该只有恐慌吧?可是,毕竟我们看到了刘豫华 “输液中的状态”,这个“可能”真的产生了,刘豫华说这是反行为艺术的一种尝试,因为这就是来自生活的一种真实常态的记录。我觉得谁也不会拿生命的巨大病痛做反行为艺术尝试,用川味话来肯定地说:瓜娃子才会。我认为这是非创意的真实行为记录的行为艺术。

面对这组影像,我看到并能够写出:阵痛●折腾出的病房气味及转折隐喻。可以说都是因为刘豫华的疯狂之作。而为什么是隐喻呢?我想,在这组影像以及企图被影像代替的病房真实的呻吟和难闻的气息,那个被剧痛折磨的可怜的患者——他,居然是这场病痛事故的行为艺术主谋者?太不可思议的疯狂,我只能这么恢复自己的语调,当一切被转换之后,生命的过程性状态是不是有了更为超日常的挥发指向,艺术,并且是突发危机后的生命多重体现,给予人们更为广阔的探求的启示。

真应该在困惑之后对他的行为发笑,并且对艺术家拿生命痛楚当艺术的敬业精神表示惊叹和赞许。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刘豫华依旧延续了他装置、行为上的一贯做法,静静的,淡淡的,自然的,真实中的真实,非艺术的艺术,生活中的生活艺术!(张雅楠  丹青艺术中国研究院创联部主任)

2013/2/1 

 

                                                                       ——刘豫华 2013.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