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日报》20230313,

分类: 原创散文 |
父亲的菜园
日期:2023-03-13李忠元
春天是大忙的季节,春天一到,父亲就以他的小菜园为“主战场”,开始排兵布阵,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播种希望,点土成金,收获绿色的诗意。
父亲本是种田的好把式,可他年事已高,我们五个子女都成家以后,他就和母亲相携相依,颐养天年,一直耕种的就是他的小菜园。
父亲的菜园呈矩形,将父亲的生活在老家的那所新建瓦房紧紧围在其中。父亲是个非常勤奋的人,每年一到春天,他就开始忙碌起来,即便是年过古稀,依然在他的菜园里挥洒汗水,将一畦菜地料理得一派生机盎然,让人啧啧称羡。
父亲的菜园不大,却被他见缝插针,种了个满满登登。菜园里各种果蔬应有尽有,长势喜人,奇花异草五彩缤纷,芬芳四溢。
父亲每天忙忙碌碌,精心侍弄他的菜园,从种子下地那天开始,就一头扎在菜园里,起垄、松土、施肥,忙得不亦乐乎。父亲不仅忙碌,还乐在其中,他既是个种田能手,也是个田园诗人,他一边侍弄菜园,一边吟诵自己即兴创作的诗句:晨起园中去,小苗破土生。但愿苗儿壮,金秋见年丰。
夏季干旱少雨,父亲更是离不开他的小菜园,每天忙着放水灌溉,即使到了吃饭时间也不回屋,顶着毒日坚持干下去,直到把整个菜园浇灌完才肯罢休。父亲有诗为证:夏日炎炎似火烧,万倾良田不咋着。眼花头晕直冒汗,再热也得把地浇。
父亲把菜园视作是他的“战场”,以自己灵巧的双手操作农具,用心经营,挥洒汗水,换来甘甜的菜蔬,成为了父母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人勤地不懒,在父亲的细心照料下,菜园里的菜蔬长势喜人,一天一个样。
吴伯箫在《菜园小记》中说得好:“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这样说来,父亲的菜园确实是个宝,他种的菜蔬不下化肥,不施农药,只用农家肥,属于真正的绿色食品。他的菜园里种满了土豆、茄子、豆角、黄瓜、辣椒和西红柿,这些新鲜的菜蔬就是父母的一日三餐。
拥有这个小菜园,父亲很是心满意足。一到开饭时,他便来到园中,摘点新鲜的黄瓜、辣椒,坐在饭桌旁,蘸上一点肉酱,吃起来香脆可口,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田园生活的乐趣。
父亲的菜园也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精神的补给。每次我们回到家,父亲总能为我们端上一些刚刚摘下,还带着晶莹露珠的新鲜菜蔬。有时,父亲见我们久未归来,就托人往城里捎菜,让久居城市的儿女依然可以吃上一口绿色的放心菜蔬,让我真切感受到“七十岁有个家、八十岁有个妈,就是人世间最大的幸福”的深刻内涵和哲理。
一亩园,十亩田。父亲的菜园虽然不大,但认真侍弄起来还是颇费周折的。为了缓解父亲的劳累,工作不忙时,我们几个做儿女的也请假回到农村老家,帮着父母打理那个小菜园,感受一下真正的田园生活。
父亲的菜园,也是花园。园子里长寿花、月季、石竹、丁香争相绽放,开得五颜六色,艳丽芬芳,惹人喜爱。
父亲种花完全是爱屋及乌。母亲是个花迷,无论在哪见到了好看的花,就想弄家里来自己摆弄。这样一来二去,屋里屋外,到处都是花,俨然一个养花专业户。父亲正是受母亲的影响,和母亲一起,在园子里种下了各式各样的花,让自家的菜园又像个大花园,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一到春季,园子里就缤纷起来,姹紫嫣红的鲜花你方开罢我登场,有馥郁的丁香、艳丽的石竹、喜人的月季,但最惹眼和奇特的当属窗前的那株蜀葵了。
窗前的这株蜀葵是那年我在女儿的催促下,扒掉老屋盖起新房之后,发现瓦屋窗前水泥台阶的缝隙处,竟出其不意地拱出了一株蜀葵。它越长越高,越长越壮,并且开出粉红的花朵来。它每日静待檐下,迎着炽热的阳光,根本不理会有没有人来浇水,依旧生得落落大方,花团锦簇,整个植株错落有致开满花朵,娴静且雍容华贵,就像一个亭亭玉立的极为标致的美人。面对此情此景,父亲诗意大发,于是又赋诗一首:花香鸟语乐,满院添新辉。群花蜀葵首,闻香惹人醉。
父母长期生活在院子里,劳碌之余,还用他们手中的智能手机拍照、录视频,发到家族群里,向儿孙们分享他们劳动的成果和快乐,看着那些艳丽芬芳的花草,我们非常羡慕老人恬淡的田园生活,也将父母的快乐生活发到朋友圈、快手,有时还做成电子相册收藏起来,留着将来温暖余生。
金秋时节,父亲的菜园也迎来了果实累累的时刻。父亲忙着起地瓜、土豆,火红的辣椒、黄澄澄的西红柿、紫黑的茄子、桔红色的万寿菊、粉红色的蜀葵……一样接着一样。果结得晶莹剔透,花开得灿烂芬芳,将小园装点得分外悦目,美不胜收。
冬天来了,父亲的菜园进入休整期,他终于可以歇歇了。偌大的菜园经历着一场场暴风雪的洗礼。雪后天晴,父亲目视满园的皑皑白雪,赋诗一首:红梅傲雪花枝俏,银装素裹更妖娆。瑞雪雾凇兆丰年,北国风光无限好。
父亲是菜园的主人,他以大地为纸,以手为笔,用心描摹新农村的四季风光,用心、用情做韵脚,为最平凡的人生谱写下最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