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一中初2019届中考模拟(三)语文(题与答案)

(2019-10-08 16:59:56)
分类: 李忠元原创小小说
https://wenku.baidu.com/view/4f95a77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b.html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老人的村庄

李忠元

“狮子山”台风肆虐,下了一晚上的倾盆大雨,到了第二天早晨,大雨终于有停下来的意思了。

黄老汉起了床,早有预感的他推开房门,果然发现自家的土坯房泡在白亮亮的水里,就像一艘飘荡的小船,让他感到触目惊心。

黄老汉这座老房子建得早,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本来就千疮百孔,经雨一泡,倒掉的危机立时显现。

眼下最迫切的任务是排掉积水,在墙根下打几个木桩做支撑,防止墙体被水浸泡后进一步坍塌,进而维系住整座房子。房子要是倒了,黄老汉就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不是没钱建房,而是根本没有干活的劳力。黄老汉的儿女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都离开家乡去城里打工了,就连逢年过节都难回家一趟。这下,村庄就属于老人了,黄老汉等一群白发苍苍的老者成了这个村庄的主宰者。说到底,整个村子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了,哪有一个能出力的啊?

没有劳力,也得找劳力。在这样迫切的情形下,黄老汉在全村里一家挨一家地找,总算在老人堆里找出两个壮一些的劳力,就央求他们帮自己修葺一下房子。

没了年轻人,老年人的劳力显得弥足珍贵。他们有约在先,帮一个工,用工者的儿子回家时,就要主动上门帮着做一些重体力活,这是全村人定下的死规矩,谁也没权利更改。

黄老汉满口答应下来,他心里知道,因为这条不成文的规定,自己都给儿子欠下了三十多个换工了。可儿子根本没有回来过一趟,这些换工还是一个个不切实际的符号。

黄老汉一想到这儿,就感到自责和惶恐,觉得自己实在对不住这些朴实无华的乡亲们。

不过,两个老人根本没有过多考虑那些陈欠,最终还是来了。他们和黄老汉共同努力,费了好一番周折,才将黄老汉的房子做了加固,垫上了护坡,以防再下雨,水再次泡到墙体,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收了工,黄老汉为两个累得不住大口喘息的老人预备下了饭菜。推杯换盏之后,他们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不过,黄老汉可没算完,他拿出抽屉里的小本子,在上面郑重地记下一笔。黄老汉捧着手里的本子,看着第七个只剩最后一画没写全的“正”字,顿时觉得压力山大。这可是三十四画啊,整整三十四个工,儿子回来了,他一定敦促儿子还给人家,不能欠下人情,这东西压得人实在喘不过气来啊!

                                                                          

13.根据小说内容填写下面表格(2分)

开端

发展

为修房子,挨家寻人

高潮

14.根据提示回答问题。(6分)

黄老汉起了床,早有预感的他推开房门,果然发现自家的土坯房泡在白亮亮的水里,就像一艘飘荡的小船,让他感到触目惊心。(句中加点词“果然”可否换成“竟然”,为什么?)(3分)



这可是三十四画啊,整整三十四个工。(请分析加点词“整整”在句中的作用)(3分)



15.请赏析第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说到底,整个村子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了,哪有一个能出力的啊?



16.村子里的老人们朴实无华,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4分)




17.这篇小说的下列三个结尾,你认为哪一个最合适,请从内容、写法、主题(任选一到三个方面来作答)说说理由。(5分)

第一种:一年后,黄老汉撒手人寰,却也没等来儿子,没有还上那三十四个人情。

第二种:正当黄老汉为这事牵肠挂肚的时候,没想到,儿子还真的从城里回来补办丢失的身份证了……

第三种:后来黄老汉不堪中重压,打电话给城里的儿子,把他叫了回来,替黄老汉还完人情,儿子决定留下来不走了,帮助村里的其他老人。

答案部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0分)《老人的村庄》

13.(2分)【答案】开端:台风肆虐,老屋浸水。高潮:再欠情债,压力山大。

14.(6分)(3分)不能换。“果然”在文中指因台风影响,黄老汉的土坯房被泡水里这一事实与他所预想的一样;老屋有三十多年了,村里又没有了年轻人帮忙,所以黄老汉时刻担心着自己唯一的栖息地——自家的老屋,而“竟然”是没有想到,出乎意料的意思,这与文中所描述的特定环境不符,所以不能换。   

(3分)“整整”词语叠用,突出强调了在没了年轻人,老年劳力弥足珍贵的村庄里黄老汉找人帮忙做一些力所不及体力活儿所欠下的人情债实实在在地达到一个高位数字了。表现因儿子在外打工长久没回家,黄老汉欠朴实无华的乡亲换工的人情债多,又久拖不能还的强大心里压力,反映了年轻人出去打工后农村老人孤独无依的社会现实。

15.(3分)“只剩下”“老弱病残了”反映出年轻人去城里后,农村劳动力少到极点的现实,“哪有一个能出力的啊?”用问句形式突出了农村没有劳动力的现状极其严重的境况,引发读者对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思考。

16.(4分)村子里的老人们朴实无华表现在他们相互约定,帮助他人出力干活,让用工者的儿子回家时上门帮做一些重体力活来偿还;黄老汉因儿子很久没有回家,已经欠下了三十多个换工人情,没有及时还,可在黄老汉需要帮助时,村民们还是要上门来帮黄老汉修葺被水浸泡的老屋;在自己体力都不大好的情况下,黄老汉一声召唤,体力相对好一点的老人依然愿意上门帮忙;收了工,两个累得不住大口喘息的老人,竟然只是吃一顿饭作为劳动的报酬,并且没有一点计较,还心满意足地回到了自己家。

17.(5分)【答案示例】我认为第二种小说结尾最适合。 小说作者通过黄老汉挨家找人帮忙修葺房屋,却只找到两位老年劳力,再次欠下等儿子回家“换工”人情债的故事,反映了年轻人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留守“空巢村”的社会现实,引起人们对农耕文明逐渐消失,城市化进程如何与农村经济发展共同进步等社会问题的思考。以第二种方式结尾,寄托了作者的希望:无论城市、农村,生养我们的故乡就是我们的根。无论什么时代,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都不能忘本,要记住家乡,记住乡愁,回报家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