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铁牛·世上唯我独尊的无价之宝
( 滚动题图8张)
黄河铁牛,又称唐开元铁牛,位于山西永济。永济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曾是历史上著名的黄河渡口——蒲津渡,这里曾有两座著名的黄河浮桥——蒲津桥,黄河铁牛及铁人、铁柱便是桥两岸固定桥索的索桩。随着历史的变迁,黄河渐渐东移,开元铁牛没于水中悄然消失。20世纪40年代,黄河水沿着蒲州西城墙外流过,据当地老人回忆,枯水季节,下水还可以摸到铁牛牛角,行船还有被牛角伤船底的情况...
50年代后,三门峡水库蓄洪,河床淤积,加上河水西移,到了60-70年代,铁牛已被深埋于黄河底下2米多深的淤泥之中了...
1988年,永济县博物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察访勘探,与次年8月发现并出土了唐开元铁牛、铁人,引起各界关注。
出土铁牛为4尊,牛旁各有一铁人,如牧策牛。牛高1.9米,长约3米,宽1.3米,造型生动,前腿蹬状,后腿蹲伏,翘角昂首,虎背熊腰。其身下深埋有6根直径0.4米、长约3.6米的铁柱与其连接,柱体倾斜,每根柱上还有反向伸出的铁足,使其抓地牢固...
巨型铁牛不仅固定桥索,而且有着极深的文化内涵。《易经》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古人又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铸铁牛于河岸,本身就有一种对肆意泛滥的黄河水的震慑,象征着拦挡洪水、征服水患、造福于民。我国古人还十分讲究阴阳相对,故在铸造铁牛时还铸造了四个铁人和七星铁柱。七星代表天(仿北斗七星布局)。这样,天、地(铁牛为土,土即为地)皆有,囊括了整个宇宙。其实,七星铁柱不过是拴船的桩子,却与铁牛、铁人阴阳天地般的融为了一体。正如桥梁专家唐寰澄称赞的那样:“这是一个具体的工程建设,有实际功能的艺术珍品,是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的典型,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黄河铁牛,是中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背景歌曲:中华情)
历经沧桑风雨,铁牛、铁人终于又见天日、傲然挺立
铁牛身后有横轴,轴头有纹饰,各轴不同
铁山与铁牛相伴
四铁人形态各异
下面看几张挖掘黄河铁牛时的图片资料
挖掘现场
黄河铁牛出土时满身泥浆、锈迹斑斑
铁牛下面深入土层的铁柱保留了原来的状态
图为蒲津渡遗址博物馆规划图
乘管理人员不注意,翻身骑上了牛背——真不自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