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河古镇·沿着茶马古道的足迹寻觅...

束河原称“十和”,是元代丽江驿道上的第十处村寨。它的繁荣,先得于明朝木氏土司在这里囤积各种手艺的中原工艺人才,供其在白沙和古城两地的建设中使用;后得于抗日战争时期,茶马古道经济贸易的重新繁荣。...
这里自古便有三股雪山涌泉,经中原的能工巧匠轻轻一拨弄,水与街与屋分分合合、聚聚散散,稍不留意又弄出个“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
镇上有四方街,有大石桥,有更古老的石板路,还多了直立的粮架杆。...
石板路上,马蹄哒哒,马铃叮当,马帮或长或短,你来我往、穿街而过。夜间狗叫不息,清晨鸡鸣照旧。...
来到这里的人们很恍惚:这里似古城,还是古城象这里?...

今天,踏上古镇的石板路,使人感到心跳的依然是那令人神往的“茶马古道”。...
云南遍布崇山峻岭,在没有公路以前,靠一条条被称为“驿道”的山路与外界联系,这是闭塞的山里人通往外界的希望,这希望在过去的时代要靠骡马来承载。于是,便有了一种专门搞运输的职业,合伙或者自己养着几十到上百匹马集中驮运物资,一趟少则几天,多则两三个月,这就是马帮。马帮人有着粗野豪放的自由天性,有着活跃的视野与强健的体魄。每支马帮中都有一个首领,称为“马锅头”,马帮的一切行动都听从他的指挥。...
只要马能行走的地方,商业都可以到达。商人所到之处,便有马帮驮来互惠、驮来文明、驮来对山外世界的欲望与诱惑。凭借于此,云南发展了同中国西藏、四川以及邻邦缅甸、印度的贸易。...
历史上的官方也极其重视这些纵横交错的交通纽带,给予扶持和保护,如改善道路,修建驿站,编制官马。...民间马帮则不计其数。千百年来,众多马蹄奔走不停,踏出了一条闻名中外的“茶马古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进入中国的陆上通道被阻,云南马帮则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据初步统计,当时有8千多匹骡马和2万多头牦牛行走在茫茫山林的茶马古道上,完成了运输大量战争物资的惊人壮举。...
束河古镇,便是这条茶马古道上熠熠闪亮的小星星。
如今,“茶马古道”已成为历史,马帮也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当您步入束河古镇,映入眼帘的古镇依然古旧,使人按耐不住、欲罢不能,非要去寻觅那茶马古道上的斑斑驳驳。...
“茶马古道”永远烙进了人们心里

古镇上,游人不多,骡马不少。街巷里,骑马人悠然自得、络绎不绝地从眼前晃过,仿佛当年的马帮又从雪山那边过来了。...

据说,狭窄的街巷宽度完全是按照可容两驮马相错通行设计的。









束河古镇离玉龙雪山更近。当年,马帮就是从山那边不辞辛苦、翻山越岭,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山上融化的雪水流进古镇,清澈见底。
正因为有源源不断的马帮前来,这些独具特色的客栈才应运而生,并保留至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