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阳江入列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标签:
阳江2010幸福感十大城市转载情感 |
分类: 用相机和笔记录 |
“CCTV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是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推出的大型年度调查活动。该调查从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已连续举办了五年。它的调查方法是,将调查问卷印制成免邮资明信片,每次10万张,借助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服务网络,向社会公众发放。调查样本涵盖全国31省、市、自治区,104个城市和300个县。
2010年的调查以“感知中国心”为主题,从去年10月启动。其问卷内容包括10多项,如“2010年你最关心的国内经济生活事件”、“你家的主要困难是哪些方面”、“你对未来五年最期待改善的是什么”、“在现有经济条件不降低的情况下,你更愿意在哪里居住”、“你对目前生活的感觉”等。
据央视报道,除发放明信片外,大调查还推出了“我们这五年”原创节目征集、“百姓新生活账本”征集、“主题歌大家唱”等活动,多方面了解中国百姓的经济状况和民生诉求,充分感知和表达中国百姓的心态。
央视披露,2010年的调查活动共回收问卷8.8万张,回收率88%。国家统计局、北京大学对调查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和深度分析后,最终形成了调查报告。
根据统计,在对幸福感受的调查中,全国有45%的受访者感觉幸福。在选择幸福比例较高的前10个省、市、自治区中,以下10个城市选择幸福比例最高,分别是:四川南充市、山东莱芜市、江西南昌市、西藏拉萨市、内蒙古赤峰市、广东阳江市、天津市、河北衡水市、黑龙江绥化市、吉林通化市。
阳江何以能够跻身国内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列?这对建设“幸福广东”又有怎样的启示?前日,本报记者特别约请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黎友焕,请他对阳江入列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进行解读。
黎友焕教授认为,虽然论经济发展水平,阳江在广东省内不居前列,城市规模、居民收入等物质条件也和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以及珠三角二三线城市有差距。但不妨碍阳江市民的幸福感程度比较高,这可以从几个方面得到答案。一是阳江人虽然不是大富,但也比较宽裕。这里资源丰富,素来藏富于民,特别是近几年来奋力追赶,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数据居于粤东西北地区前列。二是阳江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好,生活成本相对较低,没有广州、深圳人时常抱怨的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等“城市病”,居民生活便利、舒适。三是近年打黑除恶净化了社会氛围,群众有安全感,社会环境有亲和力,居民容易对这种社会氛围和环境产生认同感。
黎友焕提到,真正的幸福应该是物质和精神两者的结合。从客观性的角度讲,幸福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物质条件是前提,还包括居民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建设“幸福广东”,要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路子,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素质。他特别提醒,阳江切不可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毕竟阳江还属于广东欠发达地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处于加速追赶的阶段。阳江要给百姓创造更大的幸福,第一要务是加快发展,同时要搞好社会建设和民生事业,并且保护好青山绿水。
对自己生活工作的这座城市,市民有着怎样的感受?近日,本报做了一次专题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市民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颇有认同感,近九成的受访者对在阳江的生活感到幸福或基本满意。这一结果与央视发布的调查结果相吻合。
本报此次抽样调查,主要针对市、区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小区住户,街道社区居民以及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本地居民,随机发放350份问卷,收回347份,回收率99.14%。问卷设计14项问题,内容涵盖了居住环境、医疗保险、社会治安、公共交通、住房、家庭收入、教育、幸福感等方面。
从问卷结果看,超过九成的受访者对阳江的生活居住环境、社会治安状况给予了正面评价。与珠三角地区发达城市相比,多数受访者认为阳江具有生活节奏不太紧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等多方面优势,其中六成半的受访者认为生活节奏不太紧张是阳江的最大优势。半数以上受访者对个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调查表明,市民对阳江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充分认可的,这也是未来阳江凝聚力量、加快发展的民意基础。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36%的受访者对目前的收入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这说明加快发展仍是阳江实现“幸福追赶”的关键。在生活中面临的最大压力方面,受访者选择最多的选项从多到少依次为:买房、日常生活支出、子女教育、个人事业、就医和买车。这也说明,在改善民生方面,市民有更多的期待,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薛桂荣张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