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又被忽悠了?
“忽悠”这个词传入关内少说也有十几年了,如今成了人们幽默诙谐的口头禅。人们互相提醒,千万别被忽悠,却仍然难免,被忽悠之事时有发生。这不,现在又有人在电视上惊呼:“我咋又被忽悠了”?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看了电影《三枪拍案惊奇》,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产生了一种上当受骗被忽悠的感觉。原因很简单:大腕云集,大导演、名演员、新秀齐聚一堂,却搞出这么一部不伦不类、瞎胡闹的杂货剧,确实有点让人寒心。...
没必要如此较真。您早该明白的,看张导的电影,就如同去看一场摄影展,您如果抱着听故事的心态,而且是想听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那您就大错特错了。纵观历史,张导的电影历来是大摄影小故事。众所周知,唯您不知,这就怨不得别人了。本山大叔那就更甭提了,他就是“大忽悠”出身,看得就是忽悠,少了忽悠就没劲儿了。...真正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实力派影星张宏雷。堂堂一个实力派演员,却演了那么一个不伦不类的“主角”,真可惜了啦。他该由此接受教训,演戏可不能给钱就演,一定要选准角色。选适合自己表演特点的角色,决不能让观众失望。...
其实,那天晚上看完电影,同行者无不咂嘴:“没劲!”“真没意思!”看来我们的期望值也不低。本来嘛,电视台狂轰滥炸似地疯狂忽悠,什么“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票房突破四五亿元”等等,把人都忽悠晕了,胃口吊得老高,心想此片非精即乐,最起码能把人肚子笑破。带着如此高的期望值,不觉得被人忽悠了才见鬼。...
真不知导演是怎么想的,故事背景选在了荒无人烟、寸草不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漠野岭里,把社会上野蛮罪恶的坏事:通奸、买凶、性虐待、杀人灭口、盗窃钱财、毁灭证据、性骚扰等等,统统捏在了一起,编排了一出荒诞的似有非有的人间“喜”闹剧。笑吧,笑不起来。怎么推断,都觉得漏洞百出。不知该将其列入“杰作”呢,还是“拙作”?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种内容的片子怎么就能顺利地通过电影主管部门的审核?谁之过?如果换一个人,也搞这么一部集各种罪恶为一体内容的电影,能通过吗?...想想这些,那位惊呼“我咋又被忽悠了”的女同胞肯定会变惊呼为契口不言。人遇事要想明白,名气大不等于作品好,更不等于每部作品都好,劣质品也在所难免。这年头,您咋知道谁瞅不冷子就吹出了名?莫以名气判断作品的优劣,这与不能论资排辈是一个道理。理是这个理儿,可现在做不到,因“拜金主义”者还在。您没忘吧?——“有钱能使鬼推磨”。老祖宗早把话撂这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