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
十年前,老韩就对一件事一头雾水。按说这事与他无关,可他就是要翻来覆去地瞎琢磨。老韩单位有一位女职工,老公在某房管所当工人,十年前突然在南城买了一栋三层的独栋别墅。买房是件挺正常的事,老韩却觉得不正常,尤其是十年前。一个工人,还是个房管所的普通工人,哪来那么多钱买房?虽说当时的房价不像现在高得这么邪乎,可三层小楼的面积摆在那儿呢,少说也得100多万吧。就这么点屁事,老韩是夜思梦想百思不得其解。...
如今,老韩顾不上这些了。咋啦?老韩自己的家赶上拆迁了,整天忙得脚后跟直打后脑勺。今天忙着丈量面积,计算搬迁费;明天请风水先生算尽天时地利,东奔西跑的看房。也是,不提前把要买的房子看好喽,定下来,哪天老房子一拆住哪去?...紧锣密鼓地忙活了好一阵,基本上算是敲定了,可谓“万事齐备,只欠东风”。其实,如果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再高一点,哪怕就高那么一点点,这点烂事也不至于耗这么长时间。老韩的旧房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用现实的话说,那可是黄金宝地,值老钱啦。里外里算下来,老韩那一间旧房可得拆迁费200万。乖乖,老韩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难怪有人说:“咱草民百姓想发财,只能等搬迁。拆迁费一到手,房子车子全都有。”看来真是这么个理儿。老韩算好了,就按看好的“三点”式楼盘计算,顶多也就花个50多万。您可别误会,这“三点”式可不是妖艳女郎穿在身上、哪儿哪儿都露的那“三点”,而是老韩自己总结归纳的买房“三点”。即:远一点:五环以外,房价便宜;小一点:儿女们都各自有家,老两口住个小两居足矣;旧一点:别追风赶时髦,买那些宣传材料上吹得天花乱坠的楼盘,到时候哪儿哪儿都出毛病,让你拆了东墙补西墙,后悔莫及。买个别人住过几年,实践证明房子质量没问题,水电气暖都正常的旧房,装修一下蛮好。您还别说,老韩的这套“三点”经还真有道理。如今许多人不就是这种想法吗?...
这天,拆迁办来了俩人,把老韩拉进屋里,先是寒暄、递烟,接着谈了一件“潜规则”的事。很简单,就是在200万拆迁费的基础上,再给老韩增加20万。听到这儿,老韩乐啦。接着往下听,老韩又傻眼了。这20万可不是给你老韩一人的,增加部分二一添作五,自己得一半,另一半送给拆迁办。老韩转不过磨,心想:凭什么白给你们10万?磨磨唧唧半天不作声。老伴比他明白,把他拽出屋咬了咬耳朵,他这才恍然大悟。您要是光想别人白得10万,那你怎么也想不通。如果想想自己也白得了10万,心里就一通百通了。老韩进屋二话不说,把桌子拍得山响:“没问题,需要咋办听你们的。”...
夜里,老韩十年解不开的谜团终于解开了。那娘们儿的老公不是被抽到拆迁办去了吗?哎!他用力在脑门上拍了一掌:我真是一脑袋浆子,这、这...就凭这“潜规则”,多少钱挣不来?啥楼买不起?...难怪这房价翻着跟头的往上长呢,敢情哪道环节都在“潜规则”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增加着成本。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