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大澳渔邨·古港

(2009-02-01 16:27:12)
标签:

古港

海上丝绸之路

核电

十三行

大澳

旅游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大澳渔邨·古港(组图)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大澳渔邨·古港

远眺大澳渔村·古港

 

    大澳邨(村的旧体)为一古渔港,位于阳江市东平镇东南,秦时属南海郡,汉时属合浦郡,史称“六澳之首”,是当年广东大港之一。明代大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曾从此经过。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始发港广州至出口港徐闻,大澳是个必经的重要港口。古港水位深,水上交通便利,往广州、香港等地的商船、渔船多停泊于此,成为海上之商埠,一时商贾云集,货物充足,商务繁忙。当时港口曾设商会,兴旺景象闻名四方,故称“十三行尾”,与广州的“十三行”并称。宋朝的商船“南海一号”即沉没在大澳古港海域内,足见当时古港之兴盛。

    历史上的大澳曾划归台山县(旧称新宁县)管辖,后又曾划归阳江与台山共管各半。乾隆九年六月第一次立石定界,葛洲东属台山,西属阳江。嘉庆十六年,始全归阳江管辖。光绪二十七年,与东平联防。宣统元年,设大澳局以资防守,视其为往来省城、香港必经之路,属海防之要地也。

    以后,大澳历经几次特大海啸侵袭,山崩地陷,房倒屋塌,万人羅难,沦为废圩。侥幸逃生、大难不死的港口居民遂迁居东平,重建家园,才有了今天的东平镇。故曰:“先有大澳,后有东平”。

    海水潮汐,人世沧桑。如今,当年幸存下来的部分渔邨渔屋,成了广东省唯一保存下来并至今保持着原始渔家小屋风貌的渔村,这在全国也尚属罕见。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核电在此兴建的阳江核电的专家村与大澳邨近在咫尺,古老与现代遥相呼应,把个大澳港湾装点得更加韵味十足。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大澳渔邨·古港

大澳邨内的景观道路。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大澳渔邨·古港

邨外看大澳。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大澳渔邨·古港

    大澳邨大门,上书“东平大澳渔家文化邨”。进这座门是要买门票的,大有“此门是我建,此路是我开,要想进此门,留下买路钱”之势,游人们大多自此转身而去。建议:还是先别忙着收钱,把文化邨建好有了名气再说。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大澳渔邨·古港

远景,近在咫尺的阳江核电专家村。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大澳渔邨·古港

与大澳邨同在一个港湾的阳江核电专家村。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大澳渔邨·古港

美丽的专家村。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大澳渔邨·古港

今日的东平镇。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大澳渔邨·古港

东平渔港(局部)。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大澳渔邨·古港

回头,再看一眼大澳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