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5年前,这里曾山崩地裂...     【原创】

(2008-05-19 20:00:06)
标签:

叠溪

山寨

长者

阿爸

族规

古城

     叠溪——一个令人沉思良久的地方。...

    一个遥远的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崇山峻岭中的一个羌寨酋长,制定了一条苛刻的族规:遗弃老人。故此,在这个山寨里见不到60岁以上的长者。一日,灾难降临,山寨周边出现了一群群不知为何物的动物,小的一手可握,大的如同猪娃,尖嘴小耳,拖着一条细长的尾巴。这群可恶的东西吃光了寨子四周的苞谷,连红苕也刨尽吃绝。有的甚至登堂入室、翻箱倒柜,偷吃谷仓,撕咬衣物,以致连幼儿也难以幸免。人们不识其物,惊恐万状,不知所措。一位被家人偷偷赡养的老人见状告之:“此乃鼠也。”于是,家人立即外出买回两只猫,一只狐猫,浑身黄色斑纹;一只狸猫,黑纹缠绕周身。两只猫一出背篓闻到鼠味便喵喵大叫。一时间,众鼠闻风丧胆,夺路而逃,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山寨永无鼠患。酋长万分惭愧,即刻修改族规,山寨敬老爱老邃成风气,世代相传。至此,让人想到了长者,长者的经验,长者的记忆。...

    一位86岁长者的记忆:“民国21年(1933年),我刚满11岁。我姨娘嫁在叠溪城附近的山寨,我有幸常和父亲、母亲去那里走动。那时候哪有啥子公路哟,来来去去全是毛驴、骡马走盘山小路。来回都要从叠溪城过。”... 据史料记载:叠溪城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洪武11年(公元1378年),御史大夫丁玉任平先将军讨复故地后,予以重修。当时,城墙高一丈,长三百九十丈,建城门四座。成化年间再度重建。叠溪汉时为蚕陵县,唐时为冀州,明为叠溪千户所,清改为卫,民国时隶属茂县,为叠溪区。整座城池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坐落在岷江东岸的较场台地上。城门用大青石砌成,城墙由片石堆砌。既是扼川西平原通松潘草地及青海、甘肃的军事要冲,亦是商贾客旅途经和交流的集散地。

    “当时叠溪城里好热闹哟,一条大街繁华的很,光饭馆就有十好几家,旅店客栈也有六、七家。每逢赶场,周围羌寨的乡亲们都涌到城里来摆摊,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硬是拥挤的很哟。我最爱吃那里的凉粉,调些海椒、花椒,又麻又辣,好巴实哟。每次从叠溪过,我都要让阿爸买来吃。城里有一个公安局,还驻了一个连的部队。那些当兵的戴着大沿帽,背着长枪,三三两两地在人群中挤来挤去,老百姓看到都躲起走。听大人们说,有个当官的找了个叠溪妹子,长得好俊俏,说是叠溪数一数二的美人呢。... 城里头还有城隍庙、观音殿、武庙、吉祥寺、碉楼。... 阿爸还带我去看过“楼台亭激”和“龙池晓月”,当时觉得美不胜收。... 哪个晓得,半年后又去叠溪,眼前的一切把我和阿爸、阿妈惊呆了。天哪!那个熟悉的叠溪城不见了,只剩下周边几间破屋。... 早就听说叠溪遭了地震,哪个想到会是郎个惨啊!”...

    1933年(民国21年)8月25日下午3点50分30秒,叠溪发生了7.5级大地震。顷刻间,地动山摇,林呼海啸,飞砂走石,遮天蔽日。... 房屋的梁柱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渐渐倾斜倒塌;屋上的瓦片四下飞落,砸在人们身上、头上,鲜血喷涌而出。... 忽然,人们感到脚下失重,一种腾云驾雾般的失重,人和身旁的房屋、脚下的石板路一同急剧下沉。... 此时此刻,惊恐慌乱的人们多么希望菩萨能伸出一只手,一只有力的手拉住他们,托住古城。... 但是,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古城迅速下沉,并在下沉过程中分崩离析、一分为三。一部分被甩进岷江,被喘急的江水席卷而去;一部分被蚕陵山崩塌而下的泥砂掩埋;城中心部分则几乎是垂直地向下滑落,一直陷落进江底深深的裂谷,没入水中深达100多米,被冷酷的江水吞噬。古城周边的21个羌寨也未逃厄运,无一幸免,全部覆没。... 更令人悲痛欲绝的是,大震后的第45天,即1933年10月9日下午7时许,被大规模崩塌的山体阻断而形成的江水埝坝突然崩溃,积蓄了多日的滔滔江水咆哮而下,水头高达60多米,形成了势不可挡的大洪水。次日凌晨,洪峰抵达灌县时,水头仍高达10几米,沿途村镇山寨皆被席卷而光。... 这就是历史上的叠溪大地震。大地震及次生洪灾使6800余人命丧黄泉,各种损失难以数计。...

    今天,登上蚕陵山,目睹半掩于荒坡中的东城门的残垣断壁,零落四散的城隍庙石碑石柱,尚存于庄稼地里的当年火药局的石碾,唯一保留的一段城墙和刻有“蚕陵重镇”的巨石。... 不禁潸然泪下。“当年有人来救你们吗?”不得而知。料想正在井冈山“剿匪”的国军绝不会奉命调往这里。其它姑且不论,单就国力、财力而言,当年岂能与今同日而语。遥望汶山,遥望奋不顾身的十万大军,遥望夜以继日的白衣战士,遥望源源不断的救灾队伍,... 一种抚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75年前,这里曾山崩地裂... <wbr> <wbr> <wbr> <wbr> <wbr>【原创】

                            叠溪海子和碉楼。叠溪古城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