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眠了?因为你被暗示了,顾歌帮你解咒

(2016-12-25 15:17:43)
标签:

杂谈

​顾歌说公众微信:gugeshuo

最近我的咨询室来了一个中年人,他说他是一个成功的老板,对自己的事业非常自信,四十出头已经积累了不菲的财富,但在事业成功后,唯一让他纠结甚至痛不欲生的是他无法顺利入睡,他说他已经二十多年不能自主入睡了,从不到二十岁时,就已经开始依赖助眠药物帮助入睡,一旦脱离药物他几乎不能睡眠了。最糟糕的是,这些年来,他已经产生严重的药物反应,不但睡眠时间越来越短,而且会睡得浑身大汗,每天半夜都会爬起来再换上一套睡衣。于是他对这唯一依赖的药物也不相信了,每次吃完药后,再也没有安心入睡的感觉,大脑中总盘旋着“这药没用的,今天又睡不着了”的想法。几个通宵不能睡眠的痛苦下,他无奈找到了我,其实他如果真相信心理咨询的话,早就来求助了,但他依然充满着疑虑的看着他面对的顾歌,他打心眼里不信我能帮助他改善已经折腾了他二十多年的睡眠。而顾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以来,在二万多小时的咨询时长中,有无数案例是关乎到睡眠的,因为神经官能症的指向之一就是睡眠障碍,这是困扰着百分之四十民众的问题,也就是有百分之四十的人群在他的毕生发展中,会经历或长或短的失眠过程。而我接触的绝大多数失眠案例中,他们的痛苦源自于对失眠的认知而不是失眠本身。睡眠本身是人的本能,但能让人的本能迷失的,只有自己对自己的反睡眠暗示,也就是失眠的人都会对自己产生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正如我前面案例中所说的,他自己会担心自己睡不着,或不信任自己能睡着,在这样的心态下,就形成了反睡眠的负面心理暗示。再想睡好觉那就难了。到最后大多数人只能通过精神抑制剂来麻痹神经,达到睡眠的效果,但这些生化药物本身是有毒副作用的以外,问题是吃到最后会形成药物依赖和药物耐受反应,越吃越多还越吃越没用。所以长期服用甚至终身服用安眠药剂的病患比比皆是。顾歌觉得他们真是人生最大的冤大头。上天给了你每夜入睡的能力,你还把它给整丢了,你说冤不冤吧。而这冤就冤在这些失眠者的大脑一临到睡觉,就开启那个负面暗示的阀门。而且负面暗示会有叠加反应,如洪荒之力,让你越发痛苦和焦虑,此一刻床如战场,睡眠如战争,让人欲罢不能,也欲胜不能。那么遇到这样倒霉的事怎么办呢,自己的睡眠本能如何能回来呢,如何摆脱长期睡眠药物的控制呢。面对这些问题,顾歌来和你说说如何让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暗示以促进睡眠吧。

顾歌在曾经的顾歌说中曾经提过我们看世界的角度其实就是自己内心对外的投射,也就是 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折射出的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健康;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险恶的,它折射出的正是我们内心的伤痕。同样,用积极的话语来提醒自己,就能让人的心态朝向健康,这就是“自我正向暗示”。正向暗示能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使人勤奋,催人进取;而 “自我负面暗示”,就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掩盖人的内在潜能,使人懒惰,倦人颓废。

        假定你在上船时见到一位看起来很胆怯的乘客,然后你就上去向他说:“你看起来气色不好,脸色发白,我担心你可能要晕船,让我来帮你去客舱。”这位乘客听到你所讲的话,使他原本的担心更加重了;一想到晕船就是他脸色发白,他就不得不接受你的帮助了。这就是对他人的负面暗示在起作用。但是,如果你见到一个健壮的船员也走上前去对他说:“噢,亲爱的兄弟,你看上去一定病得不轻,难道你不觉得吗?我看你肯定会晕船的。”他要么笑你在开玩笑,要么会显得有点生气。你的暗示在他身上没起作用,因为在他心里,他具有对晕船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会使他非常自信,毫无担忧。这个事例也反应出为什么许多医生的医德正应该体现在他是如何与患者的沟通上的,到医院去看病的病人都是第一类乘客,内心虚弱并对疾病充满恐惧的。此时医生作为权威人士,他的话语就显得非常重要,正如我前面举的案例,给他长期配安眠药的医生曾经对他所说的话让他记忆尤深:“你只有吃药,其他方法只是个案效果,没有普遍意义,除了吃药,不要相信其他方法。”“你所有的药都没用啊,啊呀,看来你是个性问题了,你太紧张了,你怎么不能放松啊,药都没用了,我也没有办法了,你只有再试试原来的药了。”这些话术,让失眠的人会怎样,只有让他更加焦虑和无所适从。这就是负面暗示的力量。所以啊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各种恐惧和担忧、不同的信仰、各种想法或假设,它们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怕晕船,怕睡觉,这时你任何相关的负面话语都让让他更加敏感和惊慌。所以暗示得用在人的软肋上才起到作用。 

所以今天顾歌给出关于睡眠的两个正向暗示法门:一是对曾经的负面暗示源进行处理,进行认知调整,打破过去的暗示魔咒。比如这个暗示是错误的和偏差的,理由是什么。二是建立一套自我睡眠正向暗示机制,比如让自己联想曾经美好的睡眠时刻,往往每个人在幼年时都有过这样美好的经历。睡在襁褓中,被母亲呵护着的感觉。注意全身要放松并保持呼吸节奏均衡。让自己感觉什么都在慢下来,越来越慢,越来越沉,越来越松。这里,你的睡意自然而然的就会来临。你可以睡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