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曾国藩
(2008-10-06 22:16: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化 |
作者:曾国藩 | |
【白话】饮食节制就不会生疾病,有选择地说话就没有祸端。疾病、灾祸的产生,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口。所以,有修养的人对自己所说的话、所吃的东西,都十分谨慎、小心。
【白话】做官而说话太多,是毛病。沉默寡言,是德性。特别应注重以下四种情况:发怒时要冷静说话,不要激动;高兴时言谈不要放纵;醉酒时不要胡说八道;亲密时说话不要没完没了。
扬人失者,鸱鸮之言乎; 【白话】不吉祥的话有五种: 宣扬他人的过失,犹如凶恶的鸮在嚎叫; 诬陷他人的罪过,犹如狂风巨浪在咆啸; 唆使他人犯错误,犹如有毒的鸩鸟在害人; 证明他人的隐事,犹如魔鬼使用的伎俩; 伤害他人的感情,犹如用刀刃伤害人。
【白话】以语言伤害别人的人,语言的锋利胜过刀斧。以权术损害别人的人,权术的狼毒超过虎狼。言语不能不谨慎,权术不得不小心。
【白话】谗言虚浮不实,佞言甘美如始,忠言质朴无华,信言少而不虚。
【白话】话多就会违背道义,欲望多就会有害生命。
【白话】凡是有许多人聚会的地方,说话特别要注意,以免触犯别人的忌讳。
【白话】反省自我不能孝敬老人、顺从兄长,在别人面前就不要说话。
【白话】用心观察会损伤神志,话语过多会损伤元气。
【白话】言语谨慎是为人处世的首要方法。
【白话】凡是不可以跟父母、兄长、老师、朋友说的事,都不能做。凡是不能为父母、兄长、老师、朋友做的事,都不能说。
【白话】说话可以顺从,但理不能屈从。
【白话】亲眼见到的事,还恐怕未必真实。听到别人暖昧不明的事,绝不可加以传播。一句不真实的话语,会把平生的福分都折损掉。对这句话应该做深入、反复的思考。
【白话】亲威朋友在关系深厚密切的时候,不可以把密秘隐私的事全都吐露给他们,恐怕一旦关系破裂,过去所说的话便会都被别人用来作为争辩吵嘴的口实。至于有关系不睦的时候,不可以把关于人家隐私的话语全都倒出来,恐怕怒气平息之后,或者和他友好结成姻亲,那么对从前的话就会感到惭愧。大抵上在气愤的时候,最不可以指人家的隐私,暴露人家祖宗父辈的过错。我一时气愤所激,就一定要抓住人家的痛处去说出来,不知道对方的怨恨已深深刻入骨髓。古人所说的,伤人的话比矛戟刺人更深,就是这个道理。俗话也说,打人不要打膝盖。谈论人不要谈人的阴私短处。
【白话】亲威朋友因为言语而使关系不睦的,未必是他的言语能伤害别人,多是由于脸色不好语气粗暴严厉,能够激起别人愤怒。如果是谏指别人的短处,语言虽然直率恳切,但能够脸色温和语气柔和,纰然不被听取,也未必会生气。如果平时说话,没有伤人的地方,但言词语气都很严厉,即使人家不生气,也要产生怀疑。古人说,在家里生气的人会在众人面前露出不高兴的脸色。正当他发怒的时候,和人家说话必定不会和悦谦逊,人家不知他的缘由,哪有不责怪的呢!所以非常生气的时候,和人谈话,尤其应当自己注意。前辈人说,酒后要少说话,吃饭时忌唠嗑,难于忍耐时注意别发火,自强时办事就会顺利。人仍能常常记住这些,最有好处。
【白话】有人说话很合适,却还有非议他的人;有人做事很妥不,也还有说长道短的人。这就是众多的思想难以统一,众多的嘴难以要求出言一致。正派人说话办事,如果扪心自问,根据古人训诲,征求贤德人的意见,在道理上没有差错。那么纷纷扬扬的流言蜚语,就都不值得忧虑,也不必去分辨。自古以来的圣人贤者,当代在位的达官显贵,或一时据权的地方官,都不能避免那些流言议论,何况是居住乡村,同做百姓的人们,就更该无所畏怯。有人轻蔑议论自己,又有什么奇怪的。大抵上颠倒是非的,必定是心怀妒忌的人,以及和自己素有仇怨的人。这种人怎么足以确定公论呢?正应该不必忧虑不须辩解。
【白话】有人善于叨念我的优点,使我愿意听,又不觉得他是在阿谀,这种人是最奸诈狡猾的小人。他当面奉承我使我高共,等到离开我和别人交谈时,未必不暗暗讥笑我被他愚弄了。有的人善于揣测别人心意所向往的,便抢先在他前面,引导并迎合他的心意,使别人喜欢他的言辞能同自己的心意暗暗合柏,这也是最奸诈狡猾的小人。他揣测我的心意而能够迎合,等到他离开我和别人说起时,又未必不暗暗嘲笑我被他猜中了。这种情况,即使非常聪明的人,也甘心受他们的欺骗而不知省悟。有什么办法呢!
【白话】话语简洁少说,在自己方面可以减少悔恨,在他人方面可以减少埋怨。
【白话】不要乘着高兴的时候而多说话,不要乘看愉快的时候而去做别的事情。
【白话】不加思考地轻易地讲话,就要后悔。
【白话】道德进步言语自然就会简洁。
【白话】守着田地的人不会挨饿。这一句话就完全可以留传后世,不在于多说。
【白话】兴高彩烈的时候,言语多失信用。怒气冲冲的时候,言语多失礼节。
【白话】古人把行动当做语言,所以写出的文章简洁而中肯。后人把语言当做行动,所以写出的文章繁杂而拖沓。
【白话】言谈谨慎,这是修养德性的关键。节制饮食,这是养生的关键。
【白话】心志稳定的人,言语简略而凝重;心志不放纵的人,言语质朴而实在;心志刚强的,话语明了而果断;心志正直的人,言语明畅而严厉。
【白话】多言多语最能磨损人的意志和精神,沉默寡言不只是能修养德性使之深厚,又能滋养精神使之充沛,内心永远宁静,无论睡时还是醒时。
不本至诚,勿言; 【白话】言谈有六种情况应禁止: 言不由衷的话,不要说; 无益于世的话,不要说; 损失和利益兼有的话,不要说; 说后会导致弊端的话,不要说; 以往圣哲说过的话,不要照搬; 凭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不要随便说。
不扣自鸣,钟鼓为妖。宁口之羞,斯气之浮。
钟鼓不敲自鸣,则成了妖孽。
【白话】彼此智慧不相近,虽然听了对方的话却不接纳。信仰不同,虽接纳忠臣却不喜爱,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言语,就不会招至诽谤和侮辱怨恨了。
【白话】发觉他人欺诈而不在言语上表现出来,很有余味。
【白话】凡是与他人说话,就应该考虑这件事可以不可以。可以就答应,不可以就不能许诺。
【白话】轻意许诺的人必定缺乏信誉,与其叫人不相信,不如不许诺。
【白话】喜欢谈论他人隐私和女子羞耻之事的人,必然要遭受难以预料的灾祸。
【白话】自己有冤苦的事,别人问到,才开始说出始末缘由。如果心中有怒不平,碰到人就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听话的人即使表面上随声附和,其实未曾入耳,说他有什么用呢?
【白话】少说话能免除别人的毁谤,欲望少能保全自身。
【白话】夜间坐起来静静去思考,白天有很多不必说的话,也有不能说的话,然后才知道少说话而又合乎节操是一件难事。
【白话】平常说话很谨慎,一放肆就刺手,可见天地在爱护我。
【白话】小人不能跟他说尽心里话。
【白话】高兴时说的话大都难以兑现,发怒时所说的话常常有失体面。
【白话】说过头话,往往做不到,不如做完以后再说。
【白话】大喜和大怒的时候万万不可发表议论,即使用心有所约束,说话仍难免有毛病。
【白话】言谈谨慎不仅是对于家外人,即使在家庭内部也不应该多说无益的话。
【白话】轻率的语言突然说出来,听话的人要多多戒备啊!
【白话】直率真诚的人没有思想上的过错,语言暴躁举动轻率的过失却很多。谨慎心细的人没有嘴上的过失,免不了被忠厚的面貌、深深的情谊所拖累。心中之事光明磊落如晴空万里,言语行动谨慎小心,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深渊旁站立,这种人何止是君子呢!
【白话】急躁的人多话。
【白话】治理国家不在于多说,只看做的如何罢了。
【白话】善于辩论、口若悬河的人,其毛病就在于话太多。
【白话】话说得太多会使所做的事失败。
【白话】好多说话的人不能同他谋划长远的事情。祸患没有比说话过多更大的了。
【白话】劝戒自己不要多说话,话说多了会令众人厌恶。如果不注意这个要点,灾祸厄运就会从此开始。
【白话】多说话不如沉默寡言。
【白话】说话不慎重就容易招致忧患。
【白话】无耻的人,未曾做得一分,就说十分了。只因为不负责任地信口胡说,就不把行动当一回事了。
【白话】随意说话的人,必然不会努力去行动。
【白话】随意说话草率行动的人,不能和他谋划长远的事情。
【白话】因为有些话是人在匆忙之时所说的,或是不加思索随口说的,所以会导致后悔。
【白话】言谈慎重,不随便说,那么说出的话别人就会相信。
【白话】嘴里没有随便乱说的话怎么能有差错,有差错的人都是随口胡说。
【白话】闲言杂语说得多而能合乎道理的很少。
【白话】君子不随便开玩笑,即使对于妻妾也不会轻率冒犯,即使是朋友也不能轻慢、不敬。
【白话】君子不随便开玩笑。
【白话】开玩笑的话来自人的思想,可以说不是自己的心里不明白,想要让人不产生疑惑,那是不可能的。
【白话】德行高的人一定不会取笑、侮辱他人,现在即使是大人先生,还有开玩笑的语言,都是没有经过这一(德行)关。
【白话】闹儿戏开玩笑最有害的是在事后,即使有诚实的话,别人也不会相信了。
说话过于直率就不会被采纳,而且还给自身招来危险。
【白话】疾恶如仇,心直口快,遇见事情就大发议论,这是特别不可以做的啊。
【白话】喜好把话说尽而招致自身的过失,这就是国武子在齐国被杀的原因啊。
【白话】你对于别人不把该说的话全部说出来,这是不忠实。况且你不对别人把话都说出来,别人也就不会把话全说给你,如此来求取利益,不也是很困难吗?
【白话】国君不守秘密就会失掉大臣,大臣不守秘密就会失去自己,做事不守秘密就会形成祸患,所以君子都很谨慎,保守秘密而不泄露。
【白话】做事情因为保守秘密而获得成功,说话因为泄露秘密而招致失败。
【白话】听到别人秘密议论不能容忍接受而轻意泄露消息的人,不具备做人的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