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眼镜片的发展史及其过程
(2009-03-08 22:57:12)
标签:
杂谈 |
一.光学玻璃
(一)光学玻璃的发展史
大约在十三世纪末期,由于缺乏高质量的均质性光学玻璃,眼镜被发明仅限于矫正老视。直到1608年,Calileo发明望远镜,对光学玻璃的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镜片材料制造工艺的突破性发展。十七世纪,Fraunhofer研究了玻璃对太阳光谱的折射、色散及望远镜镜片对色散的矫正。1757年,Dolland用冕牌玻璃、燧石玻璃制成了无色差镜片。1880年,Abbe介绍了一种高折射率的光学玻璃,色散并无明显相应增加。此后,德国Carl
光学玻璃最重要的特性是折射率n、色散(以阿贝数V的倒数来表示)和比重SG。
nd=真空中氦光的速度/光学媒质中氦光的速度。
Vd=(nd-1)/(nf-nc)
式中c、f两谱线为红蓝两色,波长为486nm、656nm。V值高,则色散低。
SG是等体积物体与水的重量之比值。目前,阿贝数>50的光学玻璃通常称为冕牌玻璃,而阿贝数<50的光学玻璃称为燧石玻璃,但并非所有的光学玻璃都按此分类,最常用的是采用6位数标志法,前3位数表示折射率的小数部分,后3位数表示阿贝数,如眼镜冕牌玻璃标志为523590。
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光学玻璃主要是眼镜冕牌玻璃、燧石玻璃和冕号玻璃三种材料。冕牌玻璃,其折射率为1.523,阿贝数为59,主要用于单光镜、双光镜及多焦点镜的视远区。燧石玻璃,折射率较高(约为1.580~1.690),色散大(阿贝数小,约30~40),主要用于制作融合双光镜的子片、高度数镜片(高折射率可使镜片厚度变薄,尽管其重量增加)。冕号玻璃,折射率1.541~1.616,阿贝数55~59,主要用于制作融合双光镜的子片。近年来,一些高折射率的光学玻璃和吸收透镜相继进入市场,前者的n为1.60、1.70、1.80,能减少高度数镜片的厚度;后者则在原光学玻璃材料中加入金属氧化物,可吸收紫外线。
光学玻璃应具有以下特性:
1.均一性(化学组成成分与物理状态的均一性)
2.合适的折射率与色散值
3.高透明度
4.化学物理稳定性
光学玻璃理论上的抗张强度非常高,超过400万磅/平方英寸,但事实上却在2000~10000磅/平方英寸时即发生破裂,且光学玻璃无韧性,脆性高。光学玻璃的抗冲击力取决于其表面和边缘的质量。美国FDA对镜片强度标准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以尽量减少或避免镜片破碎时造成严重的眼外伤。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眼科学、光学、制造工艺学等知识日益完善、深入,眼球作为接受光信息的感受器所经受的光损伤机制日益被认识,紫外光虽只占日光辐射能量的5%,但对眼的危害最大。眼的屈光介质能吸收大部分紫外光,但仍有少部分紫外光到达视网膜,导致慢性的视网膜光损伤。因此,眼镜作为矫正屈光不正、老视等医疗工具,理想的镜片不仅要具有完美的光学性能,重量轻,厚度薄,且必须具有吸收紫外光,足够的抗冲击力等特点。光学玻璃作为眼镜镜片材料,有其不可克服的许多缺点,因此,目前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树脂镜片则应运而生。
与光学玻璃相比,树脂镜片的发展史非常短暂。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美国光学玻璃工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美国树脂工业的发展。1947年,哥伦比亚树脂(Columbia
(二)光学与物理特性
1.哥伦比亚树脂CR-39
2.聚碳酸酯树脂(Polycarbonate
当前,聚碳酸酯树脂是较为理想的镜片材料。然而变化是永恒的,社会在不断进步,眼镜镜片材料发展必将不断趋向理想化。目前,由于聚碳酸酯树脂镜片的特性优于其它镜片材料,因此,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尤其适用于屈光不正高于+5.00D、单眼屈光不正儿童以及从事危险职业的配戴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