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啃老”
作者:哟哟
最近网络上,大家对“啃老”评论很多,据说某省还颁布了不准啃老的法律。我想啃老是我们时代的特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一些80、90后,能力不够,不太能适应这个变化快,复杂的社会。另一方面,公正的说,还是社会的原因,现在处在一个由关系维系,而并非完全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了板结的阶层,年轻人上进的路被堵了,很难顺利地融入社会迅速进步和成功。有能力还要有机遇、有关系。甚至我们的产业结构本来就不能容纳那么多新增的劳动力,三产不发达、不成熟,制造业也不发达,处于低级水平,每年几百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就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
就是“当代青年的代表,符号性人物、新锐作家韩寒”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都说:“年轻人要出人头地很难,他的一些同学、朋友男的混的好的都是家庭背景好的,现在有种说法叫“拼爹”、“拼官”、“拼钱袋厚实”,女的活得好的基本都是嫁得好的,嫁个有钱人。"连他都这么说,那么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个例证。过去的60后、70后所处的时代正是我们国家恢复高考后不久,人才断层,社会需要大量人才充实岗位,工作是分配的,还比较好找,尽管当时人们收入很低,只有几十元一个月,也就够吃饭、穿衣(还不能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但是工作分配后,单位总还有房子分配,尽管房子很小,家具很简陋,也是租来的,但毕竟还有。可是现在,大学生自己找工作,农村出来打工者也是自找工作房子,工资又这么低、工作稳定性差、不能享受国家的劳保、福利。要买房不啃老的话真不那么容易,除了少数特优秀、运气很好、在外企、垄断国企、还有些特殊行业外,要做到自立,真不容易,有老可啃那还算幸运,无老可啃那只好随波逐流,混到那是哪,听天由命。尤其80、90后,多在较好环境中出生,相比起他们的父辈,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不论条件好坏,都会保证他们的生活,吃苦很少。所以,去社会上吃苦耐劳,靠自己奋斗的精神就远不如60、70后。60、7
0后根本没有老可啃,他们的父母自己都没有,那就不能给他们什么,也不会去想啃老的问题。一切自己奋斗吧,哪怕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后才会拥有房子、车子和像样一点的生活。
其实就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年轻人刚出来工作也都是租房住的,所谓美国梦就是美国中产阶级有别墅、有车子的生活,那也要到三四十岁以后去银行按揭买房,逐年还贷甚至要还到退休以后。我想80、90后还是要向60、70后学习,打持久战,靠自己的努力奋进,自立于社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