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如笔下的古典梦幻
在流览书城的书架时,我发现了安意如,一口气买下了她的一个系列。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挤时间断断续续地读,花了不少时日,我想择其三卷与大家分享。我一有时间就读,其中还穿插着读别的书,由于想快点读完,就利用休息日、早晨、晚上开夜车地读,很喜欢,惊诧于她的才情,愿意跟随她走过这千古的梦幻。
从《人生若是如初见》、《思无邪》、《当时只道是寻常》是一次古典诗词的赏析,又是一次寻礼,是一次穿越,爱不释手。读过之后,感觉作者领悟力颇高,那么年轻的一个女子才情了得。其实是古典诗词的随笔,写得散淡,但也显示出其贯通古典诗词的一面。通过解析古典,而领悟现实生活,这或许才是作者的真正用意,不是为读古典而古典,在这方面更显其精深的才华。
第一卷:思无邪
一、思无邪——追绎前生的记忆,从诗经开始解读中国古典诗词。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从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开始,看到她的古韵新风,笔花四照,把那在水一方的女子,想像成俏黄蓉,让隔岸的男子如隔云端地求了几千年。千山万水外,我候为你归来。——彩彩卷耳,不盈顷筐,思妇诗。思念是丝丝地纠缠,是一种忧忧的病,是一种美丽青色藤蔓上开出的白色花朵,纵然纠葛看上去也清晰明艳,忧伤而美丽。南有乔木,不可休思。写一个青年樵夫,钟情一位美丽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淼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愁绪。硕人其欣,衣锦褧衣。故事讲的是齐庄公的女儿,因嫁已庄公被称做庄姜。她出嫁时卫人惊于她的美貌和气势。作了《硕人》来称颂她,终风且暴,顺我则笑。是写万里漂泊、独身遣返。做一个花心的男子很容易,但需要资本,富有讨好女人的独特之处。做钟情男子不容易,能够成为女人心上朱砂痣的男人,必定有些功夫的。一个浪漫狂野,放荡不羁的男人,像是在沙漠里看见的海市蜃楼,他是伤人的,也是迷人的,爱这样的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一生漂泊。无论你做原地守候的稻草人,还是随他同行的飞鸟,一样都是辛苦的。那么千山万水之后,你要做好独身的准备,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写生死相许又如何?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写情爱不过翘翘板,一个人中途离开,另一个人猝不及防,跌下来,摔得浑身是伤。你可以指责,然而不是指责就能解决了所有的疼痛。可惜世间女子,习惯了痴缠。一个绝色女子若没了风骨,她还不如开在峭壁的花。蒸蒸于飞,差池其羽。写的是离得开你,让我坚强。世间相爱到极处,也应有这样的心花摇曳的默契。即然彼此爱过,所以感激。谢上苍许我曾爱过你。既然已经决定,就面对现实吧,不能够相濡以沫,那就相忘于江湖。
第二卷:人生若只如初见
白居易的《长恨歌》,写唐明皇与杨玉环那场惊天动地的“黄昏恋”,在马尾坡断魂之爱,以一个死亡戛然而止。在生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人王维的《红豆词》以为爱是生命里最绚烂的一场幻觉,太荼蘼,有时,走完天涯路也不愿醒来。女子总以为,男人眷恋深爱可以依靠长久,都不知,全无思想的攀附,易使男人累也使男人倦,芙蓉花和断根草,红颜与白发之间,原不过一墙之隔。李商隐与宋华阳的爱情,爱得深切,如火如荼“相见时难别亦难”,最终还是分离。元稹与崔莺莺的爱情,也没有始终,元稹高中后取了富家千金而弃了崔莺莺。认为爱就是爱,是发自本身的东西,世间事,也唯有他能超脱一切束缚,若不得解脱,以至坠灭。认为一个女人过于神圣肃静的爱,会是男人沉重的负担,男人喜欢女人聪明,亦只是喜欢女人温婉和顺。他们不需要女子的才气,只需要他们有灵气,能够懂得自己的得意和苦闷就足够。爱情,更像是邂逅一场盛花的开放,之后是美丽苍凉。杜牧,十里杨州,前事休说杜郎。“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惆怅伤惋。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其笔下流传千古的名句,深情宛然可绘。千红哭,万艳同悲。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苏东坡在宋哲宗时遭贬谪,贬往南蛮之地的惠州。已近花甲,也有故人相伴。李清照,风往尘香花已尽。为丈夫送别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四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情情戚戚”。陆游《叙头风》:“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情,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即便有诗剑生涯,可是在母亲面前,在最爱的女人面前他却做了懦夫,休了自已最爱的妻子。十年后沈圆一见,唐琬便悲痛过度,抑郁而死。辛弃疾,即有境界阔大,感情豪放开朗,也有《水龙岭》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阐珊处”,缠绵感人。感情的最高境界就是心里象勒了根钢丝似的一直心中有他,世上山高水长,风云雷电,岁月流转,什么也隔不断的,只有心灵深处的惦念,不管什么时候想起这根钢丝却还勒在心上。习惯了但还是惦念,你有过吗,这就是真正的爱。
唐诗浩如烟海,李白、杜甫双峰横绝,其余众人峰峦叠峰,各有拥足,边塞诗推岑参为首,五绝山水当属王维,七绝宫怨是王昌龄写得新巧奇丽,情诗则是李商隐当之无愧独占鳌头。
第三卷: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
纳兰容若是清顺治十一年(1655)年正黄旗人,是康熙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纳兰明珠的儿子,康熙身边的后晋一等待卫,是继唐宋后,清代最有名的词人,天资聪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撞丹青,精于骑射,著有《通去堂集》、《渌文亭杂识》、《侧帽》《饮水》等诗、词文集。是清代三大词家。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是宋词的后继者,纳兰词愁心漫溢,恨不胜收。深情幽婉之中尽显落拓不羁。纳兰多情而不滥情,伤情而不绝情。一生恰如三月花,其词品为后世推存,其人品亦为人所称道,难得钟情男子,是后世女子所追思的梦中情人。
《如梦令》【一相逢】“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写容若在邂逅爱情最初由心花无涯,可是相逢后,往往截然不同。在围着栏杆的金井边,落花满阶的暮春时节,少年恋人的眼波流转,识天真无邪的初见。因为没有得到而愁肠难解。
《虞美人》【为伊书】秋夕信步:“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纳兰被清人推崇为“李后主后身”。做为一个相国公子,写的词就有点像李后主和贾宝玉,在露湿的夜晚写信给一个他所爱的人,满怀愁绪站在空无一人的台阶上遥遥看那已经空落的屋子,想起当年一起和她在灯前写字的情景,往往历历在目,人已不在,只剩旧时的月色在,柔肠碎断的情绪。
《荷叶杯》【悔分明】“知已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在来缘,疏雨洗遗钿。帘卷落花如雪,烟月。谁在小红亭?玉钗敲竹乍闻声,风影分明。化作彩云飞去,何处?不隔枕函边,一声将息晓寒天,肠断又今年。”我的知己是谁呢?已经知道,得到了,却误了她一生。有情人终究象无情,分别后才后悔。不要说我们在一起的好日子已经过去,朝朝暮暮还在珍惜着。为了你我指望着来生还有缘,断断续续的雨洗涤着你遗留下来的细软,窗帘卷着落花,在落花如雪的月夜里,朦朦胧胧中,看到了她立在小红亭边的身影,接着又仿佛听到了几声玉钗轻敲翠竹的声音。他知道这是她寂寞不安。你爱月夜访竹,问竹,清洁如许,可有愁心?可愿共人知?我听出来你在自问,是你自己冰肌玉骨不欲谪世。在觅知音,是你回来了吗?踏着溶溶月色而归,不改昔日风貌。如果你是归云,定会看得见,我一直守在这里与你的竹友一起等你,等你再续来生缘。
知已二字,则国人对人极重的称许,彼此需要非常了解并情谊深切。士为知已者死。荆轲酬燕丹,侯赢报信陵,都是百死不改掷地做金石声的人事。由此可见,亡人在容若心中的份量,绝非一般情谊可比。若爱而昵,终究不过是世俗恩爱夫妻,世上多是这样的人。恩爱柔和而不了解,难得的是爱而敬,精神上视她与自己对等。一个男人视女人为知已,先不说爱,首先已突破了性别的固执,心上坦然接纳,更何况这知已的基础是相爱。古人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知已与爱人不同的是爱情牵绊计较纠缠。远不如友情豁达开明。可以是连生死也隔不断,在彼岸花开如初。
纳兰词词风艳雅,格调清幽,有许许多多,由于篇幅只采其三首赏之。纳兰词“豪放是外在的风骨,忧伤是内敛的精魂”。是唐宋以后词在清代的回光返照,异军重起,使我们又能重温唐宋的遗韵,更使我们对清代在宋词的发杨上有所共赏,感叹其清雅、瑰丽、美不自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