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哭了:抱还是不抱?
这似乎是新手妈妈都曾困惑的一个问题。在我的老家,说法就是孩子哭就让他哭两声,不能一哭就抱。如果惯成习惯了,他就不会在床上躺着了,天天都要你抱着,包括睡觉的时候,那还不把大人累死。据说当初我们这代人成长的时候,动不动就让一个人在床上躺到6、7个月,大人忙着,根本没时间抱的。
然而当我的宝贝出生后,当妈妈还在用这个理论教导我的时候,婆婆没有同意,她好不容易盼来这个孙子,真是疼爱至极,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一天到晚,抱在手里乐的合不拢嘴,根本不会让他在床上躺着,甚至孩子睡觉的时候,都要抱着睡。虽然我十分之担心,一是担心她把孩子惯坏了,二是担心老抱着对孩子生长发育并不一定是好事。但是说什么都不管用,她就是非常爱这个孩子,并且怎么看都觉得自己孙子是最好的、最漂亮的、最乖的、最完美无缺的……
在我的担心中,孩子两个月了、三个月了,但是并没有象别人说的那样,孩子被惯坏。相反,儿子越来越乖。你抱着他,他高兴,你把他放在床上,他一个人也玩的不亦乐乎。尤其是那个时候给他买各种动物形状的充气气球,寄在他的胳膊上,他胳膊一动,气球就动,他看的笑呵呵的,根本不在意你是否抱着他。百天左右,抱宝贝回娘家的时候,妈妈看到他这么乖,还深感奇怪。按她的理论,从小被抱惯的孩子应该天天缠着要人抱才行,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后来终于从一些育儿学家那里找到结论:孩子哭了的时候,说明他有需求,或者饿了或者不舒服了、要撒尿了,甚至只是需要妈妈爱抚了,这个时候妈妈一定要抱他,让他感受到妈妈的温柔和疼爱,这有助于建立孩子对于大人的信任,使孩子更加有安全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成人后的性格也更健全。相反,一味任孩子哭,不去抱他,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失去对大人的信任,长大后孩子性格偏激的可能性更大。
不得不相信,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我的宝贝从小在我们的拥抱与疼爱中成长,他现在八个多月了,虽然很调皮,但是也很乖。从来不会没有道理地哭闹。只要你在旁边陪着他,他会高兴地一个人玩玩具。每次抱他出去,他看到人也不认生,啊啊地跟人家打招呼,只要别人一逗他,他就呵呵地笑。最近学会害羞了,别人逗他的时候,他边笑边不好意思地钻进妈妈怀里,过一会就跟人熟悉了,这样的宝宝走到哪里,大家都很喜欢。
所以孩子哭了的时候,妈妈一定要适时地给他拥抱和爱抚。相信母亲给孩子更多地爱,并掌握好的教育方法,一定能有个活泼开朗的乖宝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