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教优质课评课手记与反思

(2009-11-27 14:54:17)
标签:

教育

电教

课件

手记

教具

分类: 教学研究

 

 

一年一度的济南市电教评优课结束了,我校三名老师分别上了两节数学课和一节唱游课,市、区电教馆(站)的领导参加了活动。

虽然活动方式和往年一样,但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参与评课的过程中,我感觉领导的指导水平和老师的教学水平都明显提高了,尤其是谢老师,用双料专家(电教专家和教育专家)称呼他一点都不为过。他的点评到位,并时刻不忘教育理念的引导和对老师的激励。

一、评课手记:

1、从技术角度和课件角度上看,教师水平明显提高。

老师在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上都有了明显进步。一是电教手段交互性的探究和使用在课堂上得到体现,DLP背投中白板的使用,解决了师生利用课件时产生的交互障碍。白板利用较好,没把它当成黑白,而是把它当作交互功能的一种工具。二是课件制作水平高,模块式多入口设计,连接跳转方便,改变了课件幻灯片式的“流水作业”,导航清楚,便于师生操作。三是电教课没有局限在只是使用课件这一种手段上,还有学生活动、教师展示、真实场景的虚拟、实物、教具、玩具的利用。
2、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看,能够把教育理念渗透其中。

这三节课突出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体现生活化的教育思想,教师能够创设生活情境,照片、录像都是本校学生和现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弥补了聋生、弱智学生自身存在的障碍,起到了补偿教育的作用。二是渗透分类教学的思想,在课件设计和教学设计里面都能体现的出来。三是教师上课思路清晰,知识点落实较好,概念理解准确,自主探究式教学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3、几点建议

(1)课件深度不够,只是体现形象化不行了,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2)“相向、相距、同时、两地”的教学,就词讲词,对数学课来说太直白,应放在情境中教学。

(3)没交代清楚哪是圆,哪是圆形。圆和圆形是不一样的,圆是指平面内到一个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只是一条曲线,可以通俗地理解成圆就是一个圈子。圆形是一种图形,表示圆及其所围住的平面部分,圆形有面积。
(4)唱游课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应有乐器的加入。

4、几点希望

(1)评优课是各个学校研究成果的展示,从这三节课来说,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学校,已经确立了电教课的龙头地位,希望学校继续加强研究,不要停留在一种水平上,要不断创新,做到与众不同并高于前人研究的成果。

(2)课件制作水平是一种标志,不只体现在技术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教师的教育思想。把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在课件中。教师的课都达到一定水平后,要有所突破,就在于思想。课件是一种教学的载体,要做到尽善尽美。

(3)形成机制,建立学校资源库,保留研究成果;经常参加全国性的电教研讨活动,了解当前全国在电教课方面的水平。

最后,李站长对市领导的指导表示感谢。同时对这三节课作了简单点评,他说:“市领导的评价过高了,我们的课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现在提倡任务驱动式授课,教师讲得太多了;现在网上有很多教学资源,教师没有利用;白板功能开发不全,只是用了圈圈画画。”

二、几点反思

1、通过几次评课活动,我们更加坚定了电教手段运用的原则:电化教学不排斥其它教学手段的运用,能用实物的用实物,没有实物的用教具,没有教具的用课件,课件的利用在于创设情境,突破重点难点。

2、上课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师讲解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应是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

3、老师教学中不能太聪明,安排学生自主探究,但学生还没塌下身子搞个究竟,老师便迫不及待的出示答案了,训练学生思维远比告诉学生答案好得多。老师聪明了,学生就了。所以,老师要学会装糊涂,不要等不及,应该给学生留出探究的时间,让学生验证结论,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

4、老师不要太爱教,应让学生很爱学。老师应把握一个原则:学生会了的不教,能自己学会的不教,自己学不会的以帮助的姿态教,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学,学得才能更好。

5、站在前人基础上研究,远比在自己原点上研究取得的成效好;专家走进课堂,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捷径。

思想决定行为,课堂教学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经历评优课的准备、上课、评课、反思的过程,我和我的老师都成长了,感谢电教馆领导给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杂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