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创新性发展,干部体制改革须先行》一文在《校报》首刊后,接到了好多校内朋友打来的电话,电话的大致内容是文章中提到了关于干部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朋友说,干部体制改革应该是组织部的事情,你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怎么关心这个问题来了。有的朋友直言不讳,“你真大胆,怎么敢谈这些问题,以前一直没有人敢在公开场合谈这个”,有的人则表示同感,认为,我说出来他们不敢说的话。
关于这篇文章,在写之前确实存在好多顾虑。首先,怕谈的问题引起一些不良反响,正如有的朋友说的,怕产生后遗症,容易引起别人对号入座。其次,怕有人说自己哗众取宠,爱出风头。不过,最后,还是决定给《校报》寄过去试一试。当然,也有担心不被刊用的可能。
实际上,本文的初衷是基于对山师的热爱,正是由于对学校深深地爱和责任,才敢触及一些问题,才决定为学校的发展提一些建议。现实工作中,确实苦于一些干部不作为带来的障碍。干部问题不光是组织部考虑的问题,作为任何一个对学校有着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的山师人来说,都应该考虑。我从内心深处希望学校的发展和明天更好,只不过这次没有采用歌颂的方式,换了一种讲实话真讲的方式,没想到真的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家都关注这个问题,是很好的一种趋向。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都主动关心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主动担承一些责任,山东师大的这艘大船就会航行的更快。对于学校的发展,作为年轻人,我们有着更多的希望;作为不再年轻的中年人,我们有着更多的抱负;作为已经担当负责人的干部来说,有着更多的责任。我们渴望改革,源于我们对学校的热爱和动力,源于我们渴望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源于我们对母校的情结和血脉。除旧布新不是对以往的否定,而是一种继承和发展,既然是发展就不能原地踏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一年的时间眨眼即过,三年的时间更是转瞬即逝。能否有气象,能否有变化,等不得,靠不得。干部是关键。一个部门能否和谐发展、科学发展,部门负责人是领头羊,是调和剂,是风向标。对于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都心照不宣。等到学校领导开座谈会的时候,多数都避而不谈。只谈成绩、不讲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做法。
最近一个我非常景仰的别的单位的前辈,无论工作能力还是为人处世,都非常出色。在参加所在单位的竞争上岗时,差了一点点。实际上,他的工作业绩和水平绝对是超过入围者的,只不过也是由于论资排辈。一个人创造的精力实际上没有多少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四十五之后就是一个求稳的阶段,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成了很多人过渡的一种心态。论资排辈、竞争性不强令一些踌躇满志、创造力旺盛的年轻人成了“白头宫女”,满腔抱负和热忱在流年中被打磨掉了。没有了冲动,没有了激情,再想创业就难了。让年轻人看到希望,让那些敢于作为、乐于作为的人抱有指望,不仅是我,更是所有人对于新山师的期望。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其实还差距不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