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

标签:
杂谈 |
分类: 阳光自助 |
有些人可能高估了自己,他所看到的自己居然比多数别人眼中的他可爱太多,这显示他对自己的认识,有扭曲的部份,也有过度膨胀的部分;同样地,也有些人对自己缺乏信心
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坚持自己一无是处,造成自我贬抑;这两类极端情形,都缘于相同的原因:对自己的了解不够,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客观。
我的多种面貌
对已经是个大学生的你来说,相信你曾经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我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因为,从懂事到现在,我们都有过相同的困惑;认识我的人,他们对我有各种不同的
印象和观感。使我们忍不住要问: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呢?其实,它们都是「我」,只是从不同角度所看到的我,在不同的情境之下,从不同的人际关系中,别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我。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拼凑起来之后,我对它还感到亲切否?我是否可以从中理出一个头绪:我的表理是不是常常一致的?我知不知道我自己需要什么?什么是我想要追求的?我要往哪里去?我的生活是不是一直有目标在引导我前行?
认识自己的途径:
(一)在团体中多方观察别人的反应,中肯地拿自己和别人作出比较。
较客观地评估自己。可以帮助自己看清楚“真实的我”。此外,藉助客观的心理测验结果也是一种方法。
(二)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
当能心平气和地接纳真实的自己,同时接纳别人之后,才有可能和自己、和别人维持真正和谐和关系——不需要虚伪,不需要压抑,也不必委曲求全。例如:可以诚恳地向别人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同时也有诚意去听听别人去自己的意见。
(三)乐于尝试、学习
有时我们对某些美好的事情,又期待又怕受到伤害,于是封闭自己的心灵。有时我们不敢做出决定,急于寻求别人给我们建议,因为担心自己不能承担失败的后果。其实,有冒险、有尝试,才有新的发现与体认,对自己的认识也是这样得来的。
(四)敞开心胸,多听听别人怎么说
虚心接纳朋友的意见,用来作为改进自己言行的参考,「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有道理的,刚愎自用会失去了藉由别人来了解自己的机会,也往往招致孤独、怨懑。
(五)理想我和真实我之间差距太大,会使自己容易感觉达不到而放弃或容易对自己不满意,进行自我省思使理想我和真实我之间的差距到可以实现的地步,使自己接受合理的挑战,继续有进步。
愈多认识自己,才愈能清楚自己要怎样更健康的成长;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我们需要认识自己,才能弹性地调整自己,选择合适自己的环境,发现自己独特的才华与特性,有勇气接受挑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