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一种理论能解释和说明抑郁症的所有方面。有的专家倾向于将情绪的波动归因于大脑中的生物化学变化;另外一些专家则将抑郁症归因于童年早期的经历。此外还提出了无数的理论,其中有些理论,就现有的知识来说,仅具有学术上的意义。尽管这样,还是有一些意见对克服你的抑郁问题有所帮助。
1、抑郁是一种失落。
弗洛依德将抑郁看作是对失落的一种反应。将焦虑看作是对威胁的反应,抑郁是对失落的反应,这个观点是多年来证明有效的一种观点。弗洛依德是通过观察哀伤(对失去亲人的正常反应)与抑郁之间的相似性而得出抑郁是对失落的反应这个观点的。但是在许多人的病例中,当他们感到抑郁时,他们的生活中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失落。这种现象使弗洛依德考虑到抑郁症的患者可能是由于遭遇到其它某些并不明显的失落所致。这个观点的用处在于它能帮助你考虑在导致和加强你的抑郁症的诸多原因中,哪些失落可能是主要的。这类失落不一定就是丧亲之痛,它们可能是地位的失落,希望的破灭,或自我形象的损伤。
病例1:张三在52岁时生了一场轻微的心脏病后,就陷入了抑郁症。他过去总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而自豪。他的抑郁就是对他认为自己是100%健康的自我形象的失落而“哀悼”。
病例2:李四是一位65岁的退休老人,他原先是一家化学公司的总经理。退休一年半后,他由于抑郁症而来到心理治疗所。他过去从未出现过严重的抑郁。他的抑郁症来自他地位的失落。他的自我价值意识是与他在公司内的高级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失去了职务也就失去了他的自我价值。
2、抑郁是把进攻转向自身。
王五是一位脾气温和的女人,35岁,却经常受着抑郁感的折磨。她讨厌吵架,每当她的丈夫大声呵责孩子们时,她总是一言不发,悄悄地离开房间。她把自己形容成一只蜗牛,退缩在自己的安全壳内。当她发作抑郁症时,总爱说自己是何等无用,何等无价值,而周围的人又是何等了不起。此时她的脑子里充满着自己一钱不值的想法,而周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似乎都在证实了她的想法是对的。看来她除了否定自己之外,大概从来没有对任何他人产生过否定的想法。朋友们认为她是一位最厚道、最温柔同时有点逆来顺受的人。她的丈夫从来不管孩子,只要有妻子在家照顾,他就同朋友们出去喝酒。那么,她对丈夫的行为感到过生气吗?是的,她确实生过气,但是她总是在一连几个月经常来心理诊疗所求助之后,才会接受对丈夫哪怕一点点否定的想法。有一天她感到比往常更加抑郁,来到了诊疗所。她的丈夫跟朋友们出去喝酒,已经一连三天没有回家了。她的心理治疗医生指出她丈夫的这种作法太过分了。大坝终于溃决,她对丈夫发起了一场猛烈的攻击。她的愤怒不仅使医生大吃一惊,连她本人也意想不到,然而这却标志着她开始了脱离抑郁症的进程。她过去的抑郁实际上是掩盖了她对丈夫的愤怒,将所有的恶劣情绪都集中于自己身上了。
抑郁是一副黑色的滤光镜。
抑郁就好像透过一层黑色玻璃看一切事物。无论是考虑你自己,还是考虑世界或未来,任何事物看来都处于同样的阴郁而暗淡的光线之下。“没有一件事做得对”;“我彻底完蛋了”;“我无能为力,因此也不值一试”;“朋友们给我来电话仅仅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当你工作中出了一点毛病,或思想开了小差,你就认为“我已经失去了干好工作的能力”,好像你的能力已经一去不回了。回想过去,你的记忆中充满着一连串的失败、痛苦和亏损,而那些你曾经认为是成就或成功的事情,以及你的爱情和友谊,现在看来都一文不值了。你的回忆已经染上了抑郁的色彩。一旦戴上这副黑色的滤光镜,你就再也不能在其它的光线下观察任何事物。消极的思想与抑郁相伴:情绪低落导致消极的思想和回忆;反之,消极的思想和回忆又导致情绪低落,如此反复下去,形成一个持久而日益严重的抑郁恶性循环。
3、抑郁是大脑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对待你的抑郁过于苛刻是有危险的。这里有一个平衡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你对你的抑郁是有责任的。你可以采取许多办法来控制它,甚至还能控制它的某些起因。你肯定能改变它,如果你真的想要克服抑郁症,你就必须改变它。然而人们对于抑郁症的感受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有所波动,有所摇摆,看来这部分地是由于我们大脑中的生物化学精密结构之差异所致,而这种生物化学结构是不能随意控制的。因此,把你的抑郁症看成是超出你控制能力的事,就像你患感冒一样;不要看得过于严重,有时候也许对你是有帮助的。用这种体贴的态度对待自己,反而能帮助你解脱抑郁,不致于被它所控制。为了弄清抑郁症的生物化学基础,科学家们已经做过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很多抑郁症是由于两种大脑化学物质: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含量过低,这两种化学物质在大脑内部神经脉冲的传导上起着主要的作用,用于克服抑郁症的药物“抗抑郁症药”就是通过增加这两种化学物质来纠正其含量之不足。就像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该病源于胰岛素之缺乏)一样,“抗抑郁症药”可以用于治疗严重的抑郁症。对抑郁症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如何判断是否患了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症状,也可以和其他症状共同组成一种综合征或是一种病,即抑郁症。抑郁症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继发于其他躯体疾患如内分泌疾病、肿瘤等,以及其他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之后。因此诊断的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楚抑郁只是一种症状还是严重到已经成为一种病;第二步就是要弄清楚抑郁症是原发的还是继发的。
一般说来,如果符合下述几个条件就能确定为抑郁症,而且是比较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症。
(1)有一个以情绪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明显发作期,情绪障碍可以表现为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压抑、悲伤、抑郁、情绪恶劣以及易发脾气。有些患者由于起病缓慢,不能确切指明发病的时间,但患病时的情绪和正常时的情绪不同。
(2)下述症状至少具有五条:①食欲明显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②失眠,尤其是早醒;而且醒后不容易再入睡。③缺乏精力,很容易疲劳。④出现明显的坐立不安,来回踱步,或者不停地运动、说话、叫喊;或者出现明显的动作迟钝、说话费力,甚至完全不动或不说话。⑤对工作、娱乐、日常活动和性生活丧失兴趣,体验不到愉快的感觉。⑤感到自责,或感到自己有罪。⑦感到注意力难以集中或思维困难,如思维迟钝、难以做出决定等。③脑子里反复想到死或自杀,或已有自杀行为。
(3)病期至少有两周。
如果患者的(1)、(3)两点符合,第(2)点只有四条,仍有可能是抑郁症;如只有三条,则可能是较轻的抑郁症。
发病在30岁以前的患者,起病大多比较缓慢,而且病情缠绵多年,甚至终身。有的病情波动时轻时重;有的则逐渐加重;也有少数患者逐渐减轻而趋痊愈。另外,有一部分发病早的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起病,而且常伴有躁狂发作,即一段时间表现为抑郁,接着或过一段时间又表现为情绪高涨,话多,比平常更活跃,感到思维敏捷,脑子变聪明了;对人慷慨大方,随意馈赠礼品或钱粮,喜欢参与各种活动,但注意力难以集中,也不能坚持;做事有头无尾,同时伴有睡眠减少。
发病在30岁以后的患者,起病多急,病程较短,有的仅数月,最多不超过一年,症状可以表现为抑郁发作,也可以和躁狂交替发作。有少数患者虽然起病很急,但以后逐渐变为慢性。
抑郁症症状有哪些?
抑郁症的三大主要症状 —— 判断抑郁症的标准
很多人对抑郁症不陌生,但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
"红楼梦"中整天皱眉叹气、动不动就流眼泪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
•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
•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2、抑郁症的其他症状 ——抑郁症表现多种多样
具备以上典型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时很难与一般的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适早晨起来严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缓解,那么,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这就是抑郁症所谓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3、抑郁症的躯体症状 -——最容易造成误诊的症状
躯体症状是相对精神症状而言,就是身体感到不适。抑郁症虽说是精神疾病,但很多病人都有身体不适:如口干、便秘、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心悸、气短胸闷等。一般老年患者多见。这些患者往往就诊于综合医院的一般门诊,各项化验检查显示正常。如果您或您的父母家人感到身体不适,又查不到其他器质性疾病,建议您到专科医院就诊,也许精神科医生会帮助您尽快恢复健康。
4、抑郁症导致的自杀 -——最危险的症状
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并且,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发生的。所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对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经自杀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