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打沙坑球我采用“三固定”

(2009-01-06 20:53:38)
标签:

高尔夫

技术心得

沙坑

分类: 高差谈球
沙坑球对谁都不是好玩的,就算老虎也有打不出来的时候。业余球手更是一看到沙坑就感到很害怕。但害怕,也经常就是打沙坑球失误的原因。因为害怕打过头,我们不敢用力,所以杆头不能在沙中顺利通过。因为害怕吃沙太深,我们不敢上杆太多,结果力度不足,球出不来。
为了尽快掌握这个最大难题的解法,我采用简化的办法,在三个要素上先固定不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练习,让自己能在常规位置中有足够信心,然后才谈得上改进技术去对付更艰难的位置。
第一个固定是杆头打开角度,固定在10度。这个因素决定了球的高度,不太离谱的沙坑前沿这个角度应该足够。我常用的沙坑杆是54度的,如果前沿再高些,就换成60度挖起杆。
第二个固定是固定握杆位置,杆头露出来3厘米。沙子的松软程度和沙坑的坡度会影响到握杆的位置,必须在踩实脚下之后进行一下调整。这个因素决定了挖沙的深度,按这样握法,我打出来的沙痕大概20厘米左右。如果沙层太硬太湿,就换成60度,或者适当握短减少打沙程度(有时会出问题)。现在还有一种情况下打得不好,就是早先洒过水或下雨,沙子下面很硬,但上面的沙子已经被阳光烤松了,这个很容易把球打薄或打轻了出不来,因为表层沙较松,稍一握短又很容易打过头了。因为我的60度挖起杆的反弹角比较小,考虑用它应该更有利些,不过还是要再练。
第三个固定是上杆幅度,感觉是半挥杆,即左手向后平行地面,基本上不转胯。这个因素左右着球的飞行距离,但不是唯一因素,送杆幅度也影响飞行距离,所以要把球送到理想的位置,可以通过改变送杆幅度来做到。原来一直是通过调整上杆幅度来控制力度的,但掌握不好,特别是上杆少的时候,容易杆头一吃进沙里就出不来了。现在不担心这点了,每次上杆都一样高,但收杆位置就不同。这样,救球时大多都能上果岭,甚至还有OK球。
有信心打好,上下杆就干脆利落,在沙中穿行时,书上说要加力,其实这不好节制。不如干脆不把球当回事,就瞪大着眼睛,把球下的沙打出来一片就行了。只要沙飞得起来,沙上的球就一定飞得起来,而且只要打沙不打球,就算用力大了点,一般也不会打穿果岭。
上面说的都是果岭边的沙坑,对于球道沙坑,就有些差别。按草地上同样距离,需要选较长一号杆,球位放后一些,保证先打中球,不打或只打一点点沙。杆面打开同样角度,3/4上杆,转胯要少,用转肩的力打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