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容错率的一个典型实例
(2008-12-01 13:59:52)
标签:
体育高尔夫推杆技术心得 |
分类: 高球经历 |
周六金海湾球会第一届年度会员杯,我们组从17号洞开始,打到最后一洞16号洞时,果岭是后面高右面也高的,坡度很大。球上果岭在旗杆的右后方5码左右,处于一个左线右线不是很清楚的大下坡位置。经过四个方向的仔细观察,右线是果岭后高前低的主要坡度走向,相对较缓,左边由于有个小的隆起,坡度好象比较大,但果岭稍有龟壳形,又造成边缘的隆起貌似很大其实有限。由于果岭在一个孤零零的山头上,草纹也很乱,排列不整齐。——虽然现在说起来好象很复杂想了很多,但当时也就是快步转了一圈的时间内,已经决定直接瞄向洞正中心,用比该坡度下要稍大1成2成的力度来推(因为力大线小,而洞边草纹也很乱,如果球速太慢则有相当威胁)。事实证明,是左线但很小,球偏离了中心但还是空心进洞的。
同组的Z兄,在我前方半码左右,稍右位置,按正常估计,左线应该会稍大。球童摆线时报的是左洞线,这本来是正确的摆法,正常的推击情况下总会右转回来进洞的。但是业余的总是业余的,由于左右都有坡度,客观上互相抵消造成侧线很小,反而下坡坡度很大。在真正推击的时候,我就站在对面(即果岭前方坡下)看,杆面出现了一点点的左扣,加上相对于该坡度来说,力度稍大了,球直接就从左洞边过去了,滚了差不多一样的距离才停下。第二推,Z兄自己摆线,大概误以为是左线(即上一推的右线)。我因为站在他的身后,看不到杆面有没有扣,只见到球又直接从左洞边过去了,还是过了同样多的距离。在最后一洞出现这样的情况,真会坏了一天的好心情。
如果考虑到容错率,这个球直接推向洞正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侧线几乎都看不出来,即使估计侧边的小隆起有线,也不能估得太大,只能是瞄向洞内,这样才有相当的容错率。这里遇到的侧线,比我在博文“再论推杆”中观点(七)中提到的还更小,瞄洞线都已经太大了。总结起来一句话,我的摆线原则就是:小比大好,宁愿从低的一侧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