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讯(王明希 姚理强
)说起犍为,很多人知道“百年火车、千年庙镇、万年湖泊、亿年桫椤”,但却少有人知道在犍为大兴乡还有座神秘的云峰山。到云峰山,能体验到别样风情:赏栀子花、观云海、看日出、体验农家生活、养身休闲等;丹霞地貌、神秘传说、迷人风景;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应有尽有。特别是5至6月栀子花竞相开放时,一个山头接着另一个山头满是栀子花,行走其间,人醉花也醉,登高一望,会发现自己完全置身于栀子花的海洋。
神秘的云峰山
云峰山又叫“云峰寺”。山上曾经建过一座庙,叫“云峰寺”,久而久之,大家就把整座山都叫“云峰寺”了。山上地域广阔,四围险绝,古时为了避战乱、防匪患,由当地居民和外来难民共同据险筑寨,取名“万全寨”,又名“云峰寨”。民国版《犍为县志》记载云峰山险夷形状为:岩壑烟云朝暮不开,四十八山纵横围绕,望若楼台。这也许是云峰山得名的原因。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当年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踢翻八卦炉后,炭火四处飞溅,熄灭冷却以后,就变成了现在的云峰山。现在云峰山上的48座山头,就是从炼丹炉里飞出来的48砣炭火,云峰山上的泥土和岩石都是红色(实为丹霞地貌),就是炭火的颜色。
山顶远眺(网络图片)
八卦炉滚翻后形成云峰山,便成了块风水宝地。某朝皇帝得知此消息,令风水先生实地踏勘。风水先生离开前,爬上云峰山最高峰,清点山头数目,得出结论47座。回到朝廷向皇帝复命时如实秉报了情况。皇帝和文武百官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明明是48座山头,竟然变成了47座呢?只好归之天意,认为是上天不让在云峰山修建皇城,于是放弃了。后来,有人问风水先生脚下站的那座山头数没有数,风水先生恍然大悟,原来是忘记了数自己脚下站的那座山头。
在云峰山系西南方向,有一根天然石柱,好像一枚面朝天的大红“印章”,人们叫它“翻天印”。传说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将要回花果山时,要求玉皇大帝封他为“齐天大圣”,玉皇大帝不答应。孙悟空偷得玉帝印章,私自封自己为“齐天大圣”,
后印章无法回到天庭,只得化为石头永留人间,成为现在的“翻天印”。
奇景“翻天印”
犍为大兴乡地处宜宾、自贡、乐山三市交界处,距县城34公里,东临宜宾市柳家镇,南接新民镇,西连龙孔镇,北与自贡市荣县金花乡接壤,幅员面积74平方公里。全乡辖行政村10个,村民小组106个、社区1个,总户数3898户,人口12656人。耕地面积15327亩、森林面积32398亩。
农家小院淹没在花海中(网络图片)
从上世纪90年代成片规模发展黄栀子以来,已达3000余亩,分布在太阳坡村3至10组和11组的48个山头。该乡抢抓机遇,大力投入,夯实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不断提升产业链条,实现一三产良性互动。2012年通过“一事一议”,投资150万元硬化上云峰山公路4公里,投入20万元铺设1.5公里碎石路。
栀子花除观赏外,其花、果实、叶和根可入药,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2012年黄栀子产量500余吨,实现产值300万元,2012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7160元。
该乡的积极作为,成就了今天云峰山栀子花的规模。
远观云峰非常雄伟,来到山脚下,两座山峰似是在夹道欢迎,葱郁的树丛和苍翠的竹林分布在路两边,到处是成片的蕨类植物,各种野花零星的点缀在树林和草丛中。进入云峰山腹地,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鼻而来,放眼望去,全是峰峦连绵的群山,显得特别温柔。天空像洗过的一样,阳光虽也强烈,但习习凉风吹来,并不让人觉得炎热。
山上的农家乐
当前,山上农家旅游兴旺。该乡投入10万余元在云峰山新建农家乐1家,完善配套设施4家,为游客出行游玩提供基础保障。太阳坡村11组的陈世根是农家乐的主人。据他说,在花期,平均每天都要接待十几桌人,今年他合计已接待了5000余名游客。
在云峰山可以吃到原生态的腊肉、豆花饭、蜂蛹、土鸡、黄鳝、香肠,野生蘑菇还可以采摘李子、樱桃,挖苦笋、钓鱼等农家体验项目,还能看云海、观日出、赏晚霞。游客除本地外,多来自宜宾、自贡、以及周边区县。
游客采摘李子
欣赏了栀子花,一定要目睹云峰山的奇景“翻天印”。
粗壮的丹霞柱上一块方形的石板,好似一枚印章仰面朝天放置,左右是丹霞群山,特别显眼,游客到此都会拍照留念。
站在云峰山高处极目远眺,无数小山丘层层叠叠,犹如碧波荡漾的海面露出座座小岛,令观光、赏花、采风、拍摄的人们如痴如醉。
云峰山俨然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盼着从深闺走出,把美丽的容颜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