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婆媳关系婆婆媳妇心中有适应包容换位思考甘做表率杂谈 |
分类: 生活随笔 |
由娘要“还债”想到婆媳关系
为了多陪娘吃顿饭,最近很少外出参加聚会。周五晚上,几个同事要相聚一起“穷开心”,不得不参加。考虑到娘在家,吃过晚饭便匆匆往家赶。刚进门,看到娘也正好从房间“蹒跚”出来,便快步迎上去扶住娘:“娘,你要干什么?”娘说:“你回来了?!我想给她妈这三百元钱。”看到娘手里的钱后我迫不及待地问:“这是什么钱呀?”
其实,我心里已经猜到这是什么钱,只是当着娘和妻子的面,作为身兼儿子和丈夫双重身份的我,也只好这么问。很多年之前,妻子在老家跟大嫂一起闲聊结婚时,曾提及当初结婚时各自的情况,大嫂说那时结婚什么也没有,现在的子女多好,双方父母给准备的是应有尽有。妻子跟大嫂说:“当初我们结婚时,家里只给儿子做被子,却没给媳妇做被子”。妻子说当时的话就是跟大嫂闲聊,是玩笑话。可后来娘听说这件事后,就觉得是欠媳妇的“债”一样,一直觉得很对不住媳妇。想给媳妇补偿,自己又没有劳动能力,花的钱还都是我们几个姊妹给的,虽一直不能兑现自己的想法,但心里总觉得有个事还没有完成。如今国家有政策,娘也能领“工资”了,所以有一天娘跟我说,趁着这次来我家就想把多年的一个“心事”给了结了。
为了让娘放心,不再有挂心事,我就说:“把钱给我吧!”当天晚上,娘看我收下这“债钱”,满心欢喜的对我们夫妻两个说:“我从小不乐意欠人家的东西,现在心事了了,心里舒服了!”听到娘这句话,儿子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感恩和愧疚也油然而生!娘生了儿子,还能生“债”呀?!隔了几天,我跟娘解释:“那时候,一床铺盖才多少钱呀?要还也用不着还这么多呀!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缺,这钱不能收,还是你自己留着吧!”对照娘亲,想想儿子对娘的孝敬,真是有愧啊!
当年,在我们老家结婚,一般都是男方准备木制家具和生活用具,女方准备床上用的铺盖。但在妻子这边,可能是男方至少要准备两铺两盖,也就是既要有儿子的还要有媳妇的,其余的铺盖则需要女方准备。两地风俗不一样,有点差距应该是在所难免。但作为父母可不这么想,一般都是宁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尽量满足子女的要求,尽管有些父母生活都很拮据。由此让我想起了一个话题:婆媳关系。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是一个难解的题,答案万千种,不一而足。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现实生活中,婆媳关系一直是理不断、理还乱。也许从小就受到父母对姐姐们教育的影响,我一直以为婆媳关系要处好其实很容易,只要做到“心中有”三个字,就没有处不好、解不开的题。记得刚跟妻子认识不久,她和她的同学们在一起谈论婆媳关系时,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只要婆婆把儿媳妇当亲闺女待,儿媳妇也把婆婆当亲娘养,婆媳关系就一定会处的很好”。几个人虽都承认这一点,但都说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这一点。
要做到婆媳“心中有”双方,这里面还是有一定技巧的,那就是婆婆要“会当”、媳妇要“会做”。我认为,旧社会婆媳关系难处关键在婆婆,而如今的难点却在媳妇。因为,现在能当上婆婆的,一般都是六零年之前出生的人,这些人虽然思想不很超前,但由于都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所以对儿女的“尽心”应该是无微不至、无话可说的,“当婆婆”一般当的都很好。而现在已经做了媳妇的,一般都是八十年代中期之前出生的,由于其经历的年代不同,思想观念悬殊很大,这就造成了“做媳妇”效果的差异和变化,有的做的很好,有的做的差一点。
那么,怎么才能“当好”婆婆、“做好”媳妇呢?首先,婆媳双方都要从内心把对方视为自己的至亲。也就是婆婆要把儿媳当亲闺女待,儿媳妇把婆婆当亲娘养。只要做到了这一点,不管以后之间发生什么事情,都会从容易对,即使有点误会,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处好婆媳关系的根本。其次,学会适应和包容。由于婆媳生活的环境、成长的经历不一样,所以个性特点也会有差异,有时候也许差异会很大,这就要求婆媳双方都要有“克己”之心,“包容”之肚。比如,现在年纪稍微大点的婆婆,多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他们思想上、生活上、习惯上有时难免带些旧的痕迹,而媳妇们多是长在新社会,思想开放常新。因此,在为人处世、思想观念等方面常常不一致,如果婆媳之间没有包容之心,就会引起婆媳不合。在这种情况下,婆媳双方都要注意控制自己,主动适应对方,包容对方。再次,要换位思考、甘做表率。大凡做了婆婆的,都有做媳妇的经历。因此,婆婆要充分体谅做儿媳的不易和难处。如果与儿媳年龄差别不大,最好用朋友加娘亲的身份与儿媳相处,时时处处帮助儿媳,给儿媳做个表率、带个好头,千万不能以长辈固步自封、欺压儿媳;如果年纪大了一点后,就要少管闲事,尽量做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作为儿媳要尊重、关心婆婆,遇事多和老人商量,最好能经常做一些婆婆爱吃的食物,有好饭好菜注意先给婆婆吃,不能只顾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就要尽可能地使自己的举动适合老人心意。必要时,甚至可以迫使自己迁就老人的某些习惯,之后再用巧妙的办法渐渐地将老人的一部分旧习惯改变过来。这样,婆媳关系就会和谐融洽,之间的隔膜也会慢慢消除。
当然,在处理婆媳关系中,儿子的“双面胶”作用也很重要。当婆婆找儿子诉说烦恼时,媳妇向丈夫倾吐委屈时,做儿子的要一碗水端平,既不只听一面词,让母亲感到失望,也不偏袒一方,让妻子有苦无处诉。正确的办法就是当婆婆数落媳妇时,要尽量替妻子承担责任,缓和对方气氛。若遇到妻子诉苦时,则应该多做解释和安慰,请求她看在夫妻情份上,原谅老人,消去怨气。
最后,祝愿天下的婆媳关系永远和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