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迷之家走出的“黄梅新星”——记“黄梅新星”江李汇

(2011-09-26 08:13:08)
标签:

杂谈

戏迷之家走出的“黄梅新星”

——记“黄梅新星”江李汇

文/方清

 

不穿公主裙,只因爱黄梅

“一条丝绸带,想象着舞台上演员的动作,脚步不自觉的跟着旋转起来,幻想着自己成为灯光的焦点,大摇大摆地迈着官步,‘锵’,甩出一个漂亮的水袖,口中还哼唱着不着调的《女驸马》。甩着甩着,觉得还不过瘾,找来剪刀,把丝绸带从中间剪开,用橡皮筋绑在两只手上,漫天地舞动。”这是江李汇回忆起小时候看完演出回家后的情景。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小孩子对新鲜事物的三分热度,而是一个戏曲演员走上艺术道路最初的迷恋,只是或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当时她幼小的心灵中已悄然种下了一颗火热的黄梅戏种子。

与大多数戏曲演员走上艺术道路一样,江李汇选择黄梅戏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家庭环境的熏陶。外公是基层文化干部,拉得一手好二胡,闲暇时常一边拉二胡一边唱黄梅戏,后来还在镇上担任了多年的业余黄梅戏剧团的团长。父母对黄梅戏的热爱也超出了常人,广播、录音机里放的全是黄梅戏的唱段,不仅如此,夫妇二人还常彩扮出场,场场演出都惹得镇上乡亲一片叫好。

“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这样一个戏迷家庭中长大的江李汇自然对黄梅戏有着别样的亲切感。当别的小朋友都哭喊着要家人买公主裙时,江李汇却对戏服情有独钟。“公主裙哪有戏服漂亮,特别是那长长地水袖,我好喜欢!”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而那时,她不过5岁。

细心地外公发现外孙女对黄梅戏的兴趣颇高,平时也乐得教她一些黄梅戏中的经典唱段。江李汇也很快就学会了《谁料皇榜中状元》、《到底人间欢乐多》等多个唱段。

在一年的春节过后,外公所在的镇上照旧搭起了戏台,而当时的外公细致很高,向团里推荐让自己的外孙女也上台唱一段。于是6岁的她便第一次登上了黄梅戏的舞台。 “那时只是觉得好玩,,就连怎么拿话筒都不会。后来就两只手死死地把话筒握着,倒也完整地唱完了一段《一月思念》。当时也没顾得上看台下有什么反应,就是觉得后来镇上的人们都挺喜欢我的。”回忆起十年前的情景,江李汇带着一脸调皮的笑,显然,她对自己当时的表现是满意的。

江李汇的父母作为黄梅戏的戏迷,他们也总是希望女儿能够对黄梅戏多了解一些,加上江李汇本身也对黄梅戏有兴趣,于是他们在她12岁的时候,把她送到了安庆电视台《黄梅阁》的主持人王贝贝那学习黄梅戏。作为黄梅戏演员出身的王贝贝在教了江李汇一段时间后,觉得她唱的还不错,便推荐她去参加了《黄梅阁》中的戏迷大奖赛。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她竟得到了三位评委的一致好评,以一曲《谁料皇榜中状元》夺得擂主。而评委中的潘文格,汪静正是安徽黄梅戏学校(现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的表演科科长和导演。两位评委对江李汇的表现十分满意,推荐她去戏校接受专业培训。而在此之前,江李汇的父母只是想丰富女儿的业余生活,完全没想过要将她培养成一个专业的黄梅戏演员,更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她会在短短的三年中相继获得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和“黄梅之星”青年演员大奖赛少年组第三名的好成绩。

 

不敢打马虎,只为感恩师

在戏校两位评委老师的大力推荐下,江李汇来到了安徽黄梅戏学校,自此踏上了她追求黄梅戏艺术的道路。而此时戏校的招生计划早已结束,常规的课程也已进行了一半。江李汇只好以插班生的身份来到了2007级黄梅戏艺术表演专业。一个学期结束后,本应回到2008级的江李汇却怎么也不愿意。“半年的时间,我和07级的同学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也很喜欢带我的那些老师们,我真的不舍得离开这样一个集体。”执着的她找到了班主任张萍老师,希望能够让自己留在原来的班级。张萍老师对眼前的这个学生也是心生爱怜。“相比于其他学生,江李汇虽然落下了整整一个学期的课程,但她很勤奋,表现也一直都很不错,跟着07级上是完全没问题的。而这样的学生也是我所喜欢的。后来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如愿留在07级黄梅戏表演专业的江李汇对张萍老师的“手下留情”一直心存感激。虽然只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但她却能严格要求自己,即便有时偶尔的走神,也会立马提醒自己,“张老师在看着呢。”江李汇告诉我们,张老师不仅是她的恩师,很多时候更像一位慈母。对此,江李汇向我们说起了她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评选活动时的情景。

原来那次参赛是江李汇的毛遂自荐。本来学校是安排张萍老师给另外一名同学排戏参赛的,江李汇得知后竟大胆地冲到张老师的办公室,说她也想参加这次大赛。为了公平起见,张萍老师答应她让她们相互竞争,谁的表现更好就推荐谁去参赛。得到老师的允诺后,江李汇回到家中对着曲谱,放着录音机,一遍一遍的学唱,一遍一遍的调整,无论清早还是夜晚,甚至是在睡梦中,她都在不断地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江李汇的优异表现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最终被确定为学校代表去参加这次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的这项全国性、高规格、面向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重大戏曲艺术赛事。没想到江李汇竟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闯进了决赛,凭借着其精湛技艺,以一折《夜思鸣凤》在来自全国19个剧种近20个省、市、自治区的12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地方戏专业组的“金花”称号。

“在戏校,张老师对我十分照顾。记得排《夜思鸣凤》这个戏的时候,正是六七月的酷暑季节,而练功房里又没有空调,还没一会,张老师就已经是汗流浃背。但她每次都会陪我到结束,并一直仔细地看着我,我要是哪个地方稍有不到位,她就会立即停下来,耐心地给我讲解,做示范。记得有一个动作她跟我说了好几遍,我还是做不好。张老师便板起脸,要我把手伸出来。我刚一伸手,张老师便一扇子打了上去。她说:‘打你不是惩罚你,只是要你记住,记清楚了这个动作到底该怎么做!’没想到这一打,我就真的改过来了。” “我知道张老师那段时间很忙,又要给我排戏,又要给其他学生上课。遇到练功房人多的时候,她就把我叫到她办公室去给我排。有时甚至是一下课就急着给我排了。”

对于张萍老师的感激之情,江李汇时刻铭记在心。她的家人告诉我们,有次问她拿了工资后的第一件事情是想做什么。江李汇想都没想就说到:“给张老师买份礼物!”说到做到,六月初期,江李汇在黄山黄梅戏会馆演出的时候,特意在屯溪老街挑选了一把折扇带回来送给张萍老师。这让张老师很感动:“这把扇子就是我想要的那种,我很喜欢!”

“我真的很感谢那些一直给我帮助的老师们,特别是张老师!每次排练和参赛的时候,我都会提醒自己,张老师待我像亲人一般,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一定不能马虎,要发挥好,绝不能让张老师失望!”

 

不愿上大学,只想报家人

“羊有跪乳恩,鸦有反哺孝”,小小年纪的江李汇早就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当家人还认为她年幼不听话时,她的一句:“我想早点赚钱,不想让父母再为我劳累操心了”惹得家人热泪涟涟,就连她外公、爸爸都忍不住掩面而泣。一家人方知,看似调皮的她其实早已懂事。

2010年5月至12月,第二届“黄梅之星”青年演员电视大赛在安庆隆重举行,经过层层筛选,14岁的江李汇作为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以其精彩的表现成功晋级决赛,因而也备受关注。

当家人都为她能够进入决赛而感到满足时,不想她竟平稳发挥,未出一丝偏差,以9.72的高分夺得少年组第三名的荣誉,顺利获得“黄梅新星”的称号,这让家人喜出望外。在颁奖晚会结束后,江李汇一家聚在一起开了一个家庭会,在对江李汇在这次大赛中的优异表现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后,话题的重心渐渐地转到她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的问题上来。江李汇说道:“我的家人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荣誉代表过去,虚心迎接未来’。因为我那个时候已经是四年级,再过一学期就要毕业了,因此后来他们对我说的最多的就是要我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选择继续深造,报考艺术大学。”

家人整个晚上的苦口婆心并没有打动这个14的小女孩。她有着自己的想法。“不想念大学!”简单的几个字,语气却十分坚定。江李汇的父母一下子愣住了,原本乖巧的女儿何时变得这么不听话了?特别是江李汇的父亲,更是怒火中烧。恰在这时,安庆电视台的记者打来电话说次日想对这位年纪最小的“黄梅新星”进行采访。家庭会也由此不欢而散。

第二日的采访进行的很顺利。当记者问道:“具体说说,父母为了培养你,是如何艰辛的?”江李汇的一番话令家人十分感动,江父更是为自己的冲动发怒而心生愧疚。

“爸爸为了接送我,三年多来一直是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天未亮就送我到学校。每次坐在摩托车上,爸爸都会用雨衣给我遮雨,用风衣给我挡风,而他自己经常是白雪满身,衣被雨淋,回来后又匆匆上工,有时还得加班到深夜。妈妈身体不好,但三年来的每一个寒暑假,她都是披星戴月地陪我到江堤上练功,从不间断。暑期的时候,妈妈常热得发昏,但我怎么劝她都不听,非要坚持陪练,而后又到超市上班。”

“听说你父母准备让你考大学,你有这个目标和信心吗?”江李汇一时语塞,抬起头看着天花板,圆滚的珠泪开始在她的眼眶里打转。“你有这样的好父母,我都为你骄傲,难道你还不自信吗?”记者刨根的提问恰似一记柔拳打在了江李汇内心最柔弱的地方,于是她哽咽道出了实话:“最近,有几个剧团的领导要我毕业后去他们那里上班,这样我就可以开始挣钱了,不再让父母为我劳累操心了……他们太辛苦了……我不忍心再让他们……”此时,她爸爸早已走进卫生间擦拭眼泪,外公则躲进厨房中努力地克制着感情,不让眼泪掉下来。而留在客厅的母女更是相拥而泣。一旁采访的记者也深受感动,禁不住红了眼圈。待记者把纸巾递给江李汇后,她又指着案前贴着的格言对记者说道:“我还有一个好外公,每有成绩,他总是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和‘放开胆子学艺,夹起尾巴做人’等警句教育我,鞭策我,在这里,我还要说声,外公,我也对不住你……”一家人才稍稍平复一些的情绪遂又被打乱。

在六月份的高考中,江李汇终于还是听从了家人的安排,报考了安庆师范学院黄梅戏表演专业。为此,她特地参加了高考冲刺补习班补习文化知识。而在专业方面,她仍然坚持晚上在黄梅戏会馆的演出。在此,我们也深深地祝福这位年仅15岁的小演员能够如愿考取艺术类大学,在另一篇更为广阔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