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
(2009-08-07 09:39:25)
标签:
教育 |
一、单向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个性心理包括(D
)
A感觉、知觉和记忆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2.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结构主义心理学家的是( D
)
A.弗洛伊德
C.罗杰斯
3.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是(
A.树突
C.突触
4.大脑皮层上的额叶是(
C
A.视觉
C.言语
5.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B
A.反射系统
C.条件反射
6.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
C
A.望梅止渴
C.含梅流延
7.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C)。
A.思维
C.知觉
8.从注意特征看“一心二用”是(D)。
A.不可能的
C.无条件的
9.无预定目的,又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B)。
A.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10.一边看,一边唱的注意特性是(C)。
A.注意广度
C.注意分配
11.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A)为中介的。
A.需要
C.动机
12.面对多重选择时的心理冲突是哪种冲突表现? ( A
)
A.
.多重趋避式冲突
C.
趋避式冲突
13.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14.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C
)。
A.强、平衡、灵活
C.强、平衡、不灵活
15.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
A.奥尔波特
C.吉尔福特
16.智力的核心成分是(D
)。
A.观察能力
C.创造能力
A.卡特尔
C.斯腾伯格
18.在测验时,如果一个11岁的儿童通过11岁组的全部项目,还通过12岁组
的两个项目和13岁组的一个项目,他的智龄是(A )。
A.11岁6个月
C.11岁10个月
19.下列选项哪种是特殊能力?(
B
A观察力
20.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B
)。
A.想象
C.映象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情感的外在表现是
2.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是一种
3.能力按照它的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_______和________。(操作能力、交往能力)
4.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所获得的智商称为________智商;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所获得的智商称为____智商。(离差、比率)
5.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强型、____ 和________。
(平衡、灵活)
6.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__
7.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
8.感觉是人脑对
5.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__
(意志努力)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何谓动机?引起动机的条件是什么?
l
2.简述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l
l
3. 简述社会态度。
l
4.简述人际关系。
l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与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的基本需要有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情感需要。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一种距离,心理距离越近,说明相互之间越具吸引力;心理距离越远,说明相互之间越没有吸引力。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程度是人际关系的具体反映,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5.简述意志行动
l
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意志行动具有以下特征: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行动与克服困相联系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性格和气质的区别和联系。
l
l
l
l
2.试述社会印象
l
社会印象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并存储记忆中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印象形成的三种模式主要包括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
l
刻板印象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人群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倾向。
l
归因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推论的过程。归因理论是关于个体如何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和推论的阐述。琼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凯利的“方差分析模型、韦纳的归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