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和丈夫,谁先谁后?(下)

(2009-07-12 21:08:05)
标签:

毕家妈妈育儿经

立夏育儿经

亲子

育儿

孩子和丈夫,谁先谁后?(下)

文/ 毕家妈妈

 

接上期。有了孩子之后,跟丈夫的关系往往会有退化,但是没他确实也不行,怎么把关系理顺?这里提一些建议。

把他“卷”进来

 

    当孩子幼小的时候,你需要很多的帮助,建议你此刻毫不犹豫地把孩子的父亲“卷”进来,跟你一起照顾孩子。这样做除了减轻你的工作量之外,还有两个好处:爱是一种奇怪的感情,付出得越多,爱得往往越深。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在现代社会,爱更是一定出于某种共同利益。一般人都说孩子是稳固家庭的纽带,但在孩子一岁不到跟老婆离婚的男人并不少见。要真正让这句话具有现实意义,需要让孩子真正在你们的关系中发生作用,你需要让你的先生真正来为孩子做点事情,而不光是仅仅加班加点为孩子多拿些奶粉钱回来。
    而且你的丈夫为孩子做得越多,对孩子的感情就会越深厚,就越不会把自己的要求置于孩子之前;同时,更重要的是,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丈夫会充分了解到孩子是多么依赖父母亲,会体验到你的心情和艰辛,从而对你这一段时间对两人关系的忽略产生理解和同情。
    不要管他的工作有多么重要和繁忙,让你的丈夫从孩子成长的一开始就参与到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来。他可能会有抱怨,但你可以告诉他:研究已经证明了那些从孩子幼小时就积极参与对孩子的抚养的父亲,在孩子进入反叛的青春期后更容易与孩子沟通交流,亲子之间更少经历尖锐的冲突。也就是说,现在他每换一张尿不湿,都是在为与他的孩子一生的美好关系积攒里程数。
    要把丈夫“卷”进来,也需要你做好思想准备,对于习惯“做大事”的大手大脚的男人,你需要把标准降低一些,少一些唠叨,少一些挑剔。而且你还要心甘情愿地分出一部分权力给他,如果你总觉得自己是家中养孩子方面的唯一权威,并时时处处表现出来,那么你就是在排斥和拒绝你的丈夫。

 

和他站在一条战线上


    “跟我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乖得很,可是如果他爸爸也在这里,就费神了,死活也不要把外套穿上。”——我猜孩子的爸爸平时一定表现出过穿不穿外套无所谓的看法。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你的孩子是在正常发展,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就是需要孩子有察眼观色的能力,但同时,这也是对你的警告:你和丈夫之间有不一致的看法,而孩子已经发现了,正以此来控制和要挟你们。
    当亲子之间发生冲突,而他已经做出决定的时候,不管你觉得有多么荒谬,你都不能站到孩子的一边去。不同的看法等到孩子睡觉之后再商榷,但在孩子面前,你们必须是一体的,孩子要懂得,他不可能离间你们。
    这是为了孩子的顺利成长,也是为了你和伴侣的关系,这种时刻的让步,叫做尊重。而发自内心的尊重,可以被另一颗心感受到,是任何深厚感情的基础。

 

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要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保持跟丈夫的和谐关系,需要你继续做一个可爱——可以被人爱——的人。你是孩子的母亲,但不是你丈夫的母亲。于他,你仍然是异性。你不必花大把时间去给自己美容洗脸,但是始终不要忘记,一个独立、自信、快乐的女人最能获得男人的尊重和喜爱。
    你能给予家庭的最好的礼物,是你的自信和快乐。你很容易为了安排他人的生活而无暇自顾,但仍然可以为自己创造一点机会,而不是成为家庭的打工仔。想想看你自己一直想做什么,安排一下,也许你仍然能够做,也许你会更忙一些,但就像有规律的体育运动不是让你更累而是让你精神更好一样,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会让你觉得麻烦和疲劳。
    关注自己的要求不是自私,只有在你爱自己和尊重自己的时候,你才能在没有焦虑或较少焦虑的情况下照料他人。
    定期运动可以帮助你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稳定积极的心态。独自跟朋友小聚一下,独自去看个电影,或者在某个周末把孩子交给丈夫带到公园去,自己一个人在家读一本畅销书,都可以让你在郁闷沮丧的时候觉得焕然一新,有能量和心情去面对。不要担心孩子的分离焦虑,如果你妥善安排,离开之前讲明白,然后又准时回来,孩子会很快适应的,只要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给予了他充分的关注,一个满足的孩子不会在意母亲的偶尔离开。
     要给自己赢得时间,不妨尝试做个“懒”妈妈:家务事看看能否请外人帮忙,经济紧张的话不必每天来,隔三岔五来一下把厕所厨房等重头活儿做做就可以省你很多麻烦;做菜也可以取巧:一次做两三顿的,冻到冰箱里,过一个星期吃味道和营养也不会有多大变化;给丈夫买免熨烫的衬衫,给孩子买深色的衣裤——脏了也不需要一件件一点点地费劲去搓洗。
    要在孩子健康成长、伴侣和谐幸福之间做一个善于平衡的“超女”,愿意动脑筋的话,不是不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